[实用新型]可反洗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923.8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毅;姜国庆;邹峥禄;韩朝;韩晓冬;高永攀;白龙;管九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9/33;B01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反洗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反洗过滤器,设置于供水装置与井口之间,可反洗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过滤网,过滤器壳体的内腔形成圆筒状过滤腔室,过滤器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能开闭的排污口,过滤器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井口连接的注水口,在过滤器壳体的筒壁上沿筒壁的切向开设有与供水装置连接的进水口,过滤腔室的筒壁上设置有连续的螺旋状导流槽,导流槽与进水口相连通,过滤网设置在过滤腔室内,过滤网为一端呈封口、另一端呈开口的筒状结构,过滤网的开口端连接在注水口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注入井口的水进行过滤,并可对自身进行反冲洗,解决了向井口注入的水中杂质较多,容易堵塞油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反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油田的油井进行注水多采用集中处理、分散注入的方式进行油田注水开发,但是由于管线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易被腐蚀,往往使得输送至井口的水的清洁程度难以达到注入标准的要求,如果将洁净度较差的水注入油井内,会向油藏中带入固体颗粒进而堵塞油藏,不利于油田的开发。但是对管线进行集中更换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为了顺利开发油田不得不定时进行解堵工作,不仅增加了原油开采成本,还给环境及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向井口注入的水中杂质较多,容易堵塞油藏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可反洗过滤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洗过滤器,利用注水压力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和过滤,以清除水在传输过程中带入的杂质,保证油田的正常开发,同时能够利用油井注入压力进行自身的反冲洗,清除内部堆积的杂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降低投入成本,保证设备长期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反洗过滤器,设置于供水装置与井口之间,所述可反洗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和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腔形成圆筒状过滤腔室,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能开闭的排污口,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井口连接的注水口,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筒壁上沿所述筒壁的切向开设有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的进水口,所述过滤腔室的筒壁上设置有连续的螺旋状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室内,所述过滤网为一端呈封口、另一端呈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过滤网的开口端连接在所述注水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壳体包括固液分离部和杂质聚集部,所述固液分离部为圆锥形筒状结构,所述杂质聚集部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固液分离部的大直径一端与所述注水口一体连接,所述固液分离部的小直径一端与所述杂质聚集部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杂质聚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口一体连接,所述固液分离部的内部腔室与所述杂质聚集部的内部腔室相连通形成所述过滤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沿所述固液分离部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杂质聚集部的内部腔室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贯穿所述固液分离部的内部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反洗过滤器还包括对所述过滤网进行固定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注水口的内侧,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网固定在所述连接环上,并且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连接环上的通孔与所述井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连接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者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反洗过滤器还包括井口接头,所述井口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注水口中,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与所述井口接头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注水口的内壁与所述井口接头的外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模块及空调衣
- 下一篇:用于皮带传送自动调心的异形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