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6198.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於江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於江寅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F11/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耳部 熏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该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自带插座的加热底盘,在加热底盘上插接有一加热壶,在加热壶的顶端设有一壶口,在壶口上设有一与壶口相适配的壶塞,在加热壶的顶端还设有一三通管,三通管的主管与加热壶内部相连通。该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耳道和耳廓进行熏蒸,能够保证蒸汽缓慢均匀地进行熏蒸,不会伤害到患者的耳部皮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熏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熏蒸是指用中药煮沸之后的蒸汽熏蒸患者全身或局部,利用药性、水和蒸汽等刺激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患者耳部接受熏蒸后,毛孔受热便会扩张,血液的循环也随之加快,激活受损听觉神经,最终达到恢复听力的目的,但是现在还没有一种专门耳部熏蒸装置。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对患者耳道和耳廓进行熏蒸,不会伤害患者耳部皮肤的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自带插座的加热底盘,在加热底盘上插接有一加热壶,在加热壶的顶端设有一壶口,在壶口上设有一与壶口相适配的壶塞,在加热壶的顶端还设有一三通管,三通管的主管与加热壶内部相连通;三通管的另外两根副管各与一竖直设置的蒸汽管相连通,在每根蒸汽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均流装置,在每根蒸汽管的底端各设有一底座,在每个底座底端前后两侧各设有一根固定带,在每根蒸汽管的顶端各设有一水平设置的一端封闭的耳道管,在每根耳道管的另一端端口内部各插接有一叶轮,在每个叶轮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在每根耳道管的外侧各套设有一中空设置的耳廓罩,耳廓罩与耳道管内部相连通,所述每个耳廓罩均呈圆盘形设置,在每个耳廓罩的内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出口。
在三通管的主管上设有一开关。
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副管的管口分别设置在蒸汽管下部三分之一处。
所述每个底座的下部均呈圆弧形设置。
所述均流装置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在蒸汽管内壁相对侧的挡片,相邻两个挡片左右设置,且每个挡片均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叶轮呈管状且两端开口,在耳道管内部设有与叶轮两端开口相适配的销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医内科用耳部熏蒸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耳道和耳廓进行熏蒸,均流装置和叶轮的设计,能够保证蒸汽缓慢均匀地进行熏蒸,这样就不会伤害到患者的耳部皮肤,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蒸汽管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叶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叶轮与耳道管的连接方式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2加热底盘,3加热壶,4壶口,5壶塞,6三通管,7蒸汽管,8底座,9固定带,10耳道管,11叶轮,12叶片,13耳廓罩,14蒸汽出口, 15开关,16挡片,1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於江寅,未经於江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6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