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带机压带张力可调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6842.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平;方国荣;龚旭波;黄俊儒;骆晓棋;喻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4 | 分类号: | D03D4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杨剑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带机压带 张力 可调 改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带机压带张力可调改进装置,包括机架、上辊筒、下辊筒、上压带机构和下压带机构,上压带机构包括上支撑轴、上支撑杆和一对上压带轮,下压带机构包括下支撑轴、下支撑杆和一对下压带轮,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通过一弹性机构相连接,弹性机构包括上弹簧、上螺杆、中螺管、下螺杆和下弹簧,上弹簧的下端与上螺杆的上端相连接,上螺杆的下端与中螺管的上端相螺合,中螺管的下端与下螺杆的上端相螺合,下螺杆的下端与下弹簧的上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螺杆、中螺管和下螺杆三者组合的间距可调机构,从而能够随时调整弹簧张力,满足各种织带压带力量需求,降低机修人员更换弹簧的频率,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织带机压带张力可调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ZL201120072695.6公开了一种织带机压带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下设有两辊筒,两辊筒中间分离形成有间隙;在所述的每一辊筒一侧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与其相配合的压带机构;所述压带机构包括支撑轴、支撑杆和压带轮,支撑轴设于机架上,支撑轴与辊筒平行,支撑杆垂直铰接在支撑轴上,支撑杆一侧上设有两压带轮,两压带轮一前一后分别与一辊筒相切。
上述专利是本申请人早年申请的一种织带机压带装置,它的特色就是织带在通过两个压带轮时,形成有曲线,给过带带来适中的阻力,以便压带足够充分,另外也增大了压带接触面,压出来的织带既平整又光滑,使得织带既美观又好用。但是随着持续的生产实践,我们发现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两个缺陷:(1)随着时间的推移,牵拉在两支撑杆之间的弹簧会慢慢松弛,压带力量的减小不利于压带;(2)织带机在织造不同织带的时候,由于各种织带的宽度、厚度、弹性的不同,它们所需的压带力量也是不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随时调整弹簧张力,满足各种织带压带力量需求,降低机修人员更换弹簧的频率,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织带机压带张力可调改进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织带机压带张力可调改进装置,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对上下平行但间隔分离布置的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组等间距布置的上压带机构,所述下辊筒的下侧设置有数量与上辊筒上的上压带机构相同且一一上下对应布置的下压带机构,所述上压带机构包括一上支撑轴、一上支撑杆和两上压带轮,所述上支撑杆垂直铰接在所述上支撑轴上,两所述上压带轮一前一后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侧壁上,同时两所述上压带轮分别与所述上辊筒相切,所述下压带机构包括一下支撑轴、一下支撑杆和两下压带轮,所述下支撑杆垂直铰接在所述下支撑轴上,两所述下压带轮一前一后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杆的侧壁上,同时两所述下压带轮分别与所述下辊筒相切,上下对应位置的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通过一弹性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上弹簧、一上螺杆、一中螺管、一下螺杆和一下弹簧,所述上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杆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上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上螺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上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中螺管的上端相螺合,所述中螺管的下端与所述下螺杆的上端相螺合,所述下螺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弹簧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下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撑杆的自由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螺杆、中螺管和下螺杆三者组合的间距可调机构,从而能够随时调整弹簧张力,满足各种织带压带力量需求,降低机修人员更换弹簧的频率,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螺杆的螺杆段上螺合有一上止退螺丝,所述上止退螺丝靠着所述中螺管的上管口,所述下螺杆的螺杆段上螺合有一下止退螺丝,所述下止退螺丝靠着所述中螺管的下管口。上止退螺丝靠在中螺管上时,上螺杆无法在中螺杆上旋转,从而将其锁定,同时下螺杆也同理贝锁定,需要调整时,先分别松开上止退螺丝和下止退螺丝,以防止压带机构服役中,上螺杆和下螺杆慢慢松脱。
作为优选,所述上止退螺丝和下止退螺丝的外径均大于所述中螺管的外径。为了方便上止退螺丝和下止退螺丝的手动操作旋转,以便人手轻松握得,将其与中螺管的外径大小做成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6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电刺激电极组件及神经电刺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蜇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