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7000.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9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华;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郑阳政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孔 开口 面积 可调 反应 气体 进料 分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包括釜体和穿设在釜体上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釜体内的部分上设有若干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若干支管部出气孔,所述支管内穿设有内管和堵头,所述支管内还设有驱动内管朝向堵头移动的内管驱动弹簧,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内管部出气孔,所述内管部出气孔和支管部出气孔能够一一对应地对齐,所述堵头伸出到所述釜体的外部,所述堵头和釜体之间设有将堵头和釜体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解决了现有的气体进料分布器的出气孔的开口面积不能够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的反应釜中,通过釜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相物料完全反应得出反应物,一般是将各液相物料尽可能产生大的暴露表面并使之互相接触从而达到反应的目的,但一般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反应釜内达不到充分分散的效果。如中国专利号:CN2009203012293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气体进料分布器。该分布器包括进料分布管,进料分布管为“L”形,其上连接有2对或2对以上的分布支管,每对分布支管为两个,其对称分布在分布支管的两侧;分布支管为直管形,其上开有可输出气体的通孔。该气体分布器使用时发现存在以下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物料的不同有时会遇到需要改变通孔的开口面积来改变物料的流出效果以改变反应效果的现象,而该分布器则不能够满足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解决了现有的气体进料分布器的出气孔的开口面积不能够调整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出气孔开口面积可调的反应釜用气体进料分布器,包括釜体和穿设在釜体上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釜体内的部分上设有若干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若干支管部出气孔,所述支管内穿设有内管和堵头,所述支管内还设有驱动内管朝向堵头移动的内管驱动弹簧,所述内管上设有若干内管部出气孔,所述内管部出气孔和支管部出气孔能够一一对应地对齐,所述堵头伸出到所述釜体的外部,所述堵头和釜体之间设有将堵头和釜体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密封件。使用时通过转动堵头而改变堵头插入支管内的深度,当堵头插入深度增加时堵头驱动内管朝向远离堵头的方向移动且使得内管驱动弹簧储能,当堵头插入深度减小时在内管驱动弹簧储能的弹力作用下内管朝靠近堵头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内管在支管内的平移,内管在支管内移动时上内管部出气孔同支管部出气孔的对齐面积(内管部出气孔同支管部出气孔的对齐面积即为出气孔的开口面积)产生改变,从而起到改变出气孔的开口面积的作用,当内管部出气孔同支管部出气孔完全错开时则二者的对齐面积面积为零,此时相当于出气孔全部封闭已即出气孔的开口面积为零。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为罩在堵头伸出釜体的一端上的柔性的密封罩。进行密封时方便,而且此时密封件还能够驱动防尘罩的作用,而防止防尘进入堵头和釜体的连接处、使得堵头能够保持转动通畅。
作为优选,所述堵头伸出釜体的一端上设有大径段。手工转动堵头时用力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大径段的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能够使得转动堵头时用力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大径段上的沿堵头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沟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的内周面上设有沿支管延伸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内的滑块。能够防止转动堵头的过程中内管产生转动,能够不产生转动则能够避免内管部出气孔同支管部出气孔不能够对齐的现象产生,和,内管部出气孔同支管部出气孔的对齐面积不可控的现象产生。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部出气孔沿支管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内管部出气孔沿内管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出气孔的开口面积可以调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7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器集成于搅拌器的反应釜
- 下一篇: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