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7517.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谭海明;王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支架 摆动臂 连接座 悬停 弹性顶靠 连杆机构 显示器 铰轴铰接 弹性力 把手 本实用新型 显示器调整 空腔结构 位置调整 自动平衡 标准时 右端部 左端部 空腔 预设 拖拉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左端部,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右端部。另外,显示器支架还包括容纳于上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悬停连杆机构上。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拖拉推力把手即可,且当显示器调整到位后,弹性顶靠部的弹性力能与显示器的自重进行自动平衡,从而满足“悬停”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当显示器的重量超过显示器支架预设标准时,仅需调整弹性顶靠部弹性力的大小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附属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显示器调整角度或方位的需求,现在市面了涌现了多种型号、规格的显示器支架,大大提升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需要经常对显示器进行上下摆动调整。出于操作便捷性考虑,要求显示器具有“悬停”功能,即显示器上下摆动到合适位置后,显示器支架失去操作力作用后能自动地进行角度锁定,使得显示器的位置状态得以保持。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悬停”功能显示器支架的结构十分复杂,且制造工艺复杂,从而导致售价偏高,进而影响其市场推广。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可靠地实现“悬停”功能的显示器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左端部,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右端部。另外,显示器支架还包括容纳于上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第一连杆的右端部始终由弹性顶靠部进行压紧,其左端部通过第三铰轴与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进行铰接。第二连杆的左端部通过第四铰轴铰接于第一连接座上。第三连杆的左端部亦通过第五铰轴铰接于第一连接座上,其右端部通过第六铰轴铰接于第二连接座上。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第三连杆的底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顶靠部包括柱状弹簧、顶靠件、螺杆以及固定座。顶靠件顶靠于柱状弹簧的右端,且其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越的贯穿状第一螺纹通孔。固定座铰接于第二铰轴,且在其上亦开设有供螺杆穿越的贯穿状第二螺纹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顶靠部还包括柱状弹簧保护壳,其包括盖板以及由摆动臂空腔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的前侧壁、后侧壁。盖板借助于螺钉与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摆动臂的截面呈折弯槽钢状。第三连杆的截面呈U形,且其与摆动臂相向进行扣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推力把手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钩,相应地,在第三连杆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卡钩相适配的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弹性卡钩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凸起部,卡扣凸起部的外侧壁倾斜设置,以便于其滑入上述卡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推力把手上开设有以供导线穿越的隐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拖拉推力把手即可,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当显示器调整到位后,弹性顶靠部的弹性力能与显示器的自重进行自动平衡,这样一来,就固定了显示器的位置、状态,从而满足“悬停”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当显示器的重量超过显示器支架预设标准时,仅需调整弹性顶靠部弹性力的大小即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7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