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堵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8814.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柳振涛;王春晖;胡宏康;唐渊;蔡铮;卢成寅;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晖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政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导管 堵管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堵管器,包括封堵帽、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所述封堵帽上端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封堵塞中间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并通过第一连接带与封堵帽相连接,所述第二封堵塞通过第二连接带与封堵帽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利用封堵帽和两个封堵塞实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1/3、2/3以及全部封堵的精确调节,两个通气孔的设计,实现了在逐步堵管的过程中进行吸痰等操作。封堵帽罩在气管导管接口处,堵管过程中降低了外源性感染的风险。利用连接带可以方便地拔出封堵塞,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堵管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它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导致的呼吸困难,从而维持气道通畅。当危重患者的病情好转,气道恢复通畅时,需要及时拔出气管导管。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在拔管前都要常规进行试堵管,其目的在于观察患者是否可以通过口鼻呼吸,是否会出现呼吸困难。
但临床上常用的气管导管并没有配套的堵管器,这给堵管操作带来诸多不便。根据以往的经验,临床上多采用棉签、胶布等进行堵管,这种堵管操作易污染,易脱落,不美观,而且不能实现精确堵管。目前临床上也有使用堵管器进行封堵,但现有的堵管器功能单一,美观不足,封堵调节不便,而且在封堵的过程中不能完成吸痰等操作。专利文献CN201290978Y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端口封堵器,其利用外管、内管和塞芯插入气管插管内,实现了逐步精确堵管,也可以在逐步堵管的过程中进行吸痰等操作。但该装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首先,将外管、内管和塞芯直接插入气管插管内,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其次,在逐步堵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只能利用该装置的环形折边插入和拔出外管、内管及塞芯,这种插入和拔出的操作容易刺激气道,引起患者痰液从气管导管内喷出,喷出的痰液会污染床单,甚至会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上,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这就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堵管精确、便于吸痰等操作的气管导管堵管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管导管堵管器,包括封堵帽、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所述封堵帽上端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封堵塞中间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并通过第一连接带与封堵帽连接,所述第二封堵塞通过第二连接带与封堵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帽上端为圆顶状结构,中间设有第一通气孔,封堵帽下端内径与气管导管接口的外径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的横截面积为气管导管接口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堵塞的塞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上端设有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堵塞的塞体外径为第一通气孔的直径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气孔的横截面积为气管导管接口横截面积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堵塞的塞体为圆柱体结构,上端设有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封堵塞的塞体外径为第二通气孔的直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封堵帽和两个封堵塞实现了对气管导管进行1/3、2/3以及全部封堵的精确调节,解决了拔管前逐步进行精确堵管的难题。两个通气孔的设计,实现了在逐步堵管的过程中进行吸痰等操作。封堵帽罩在气管导管接口处,封堵塞不与气管导管接口接触,堵管过程中降低了外源性感染的风险。利用连接带可以方便地拔出封堵塞,不会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晖,未经王春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8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子教育宣传栏
- 下一篇:一种汽车抗电源扰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