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模用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0259.6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7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弟;赵仕聪;苏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瓯赛汽车部件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6 | 分类号: | B22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装置 传送装置 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 钢珠 砂子 技术方案要点 分离效果 分离装置 汽车零件 放料座 磁铁 上端 穿入 混料 砂模 传送 铸造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模用分离装置,涉及汽车零件铸造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混料进行运输的输送装置,所述机架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传送钢珠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且所述传送装置与输送装置呈交错设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穿入至所述输送装置内,且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磁铁,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一侧的放料座,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方便将钢珠与砂子进行分离,不仅能提高分离的效率,而且还能使分离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铸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砂模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件的铸造中砂模铸造是其中一种应用广泛的铸造形式。正如名称所示,砂模铸造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砂模铸造时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再通过压力机将砂模压实成型,然后再向砂模周围填满型砂来将砂模进行固定。在铸模制作过程中,还必须留出向铸模内浇铸原料的孔和排气孔。铸模浇注完原料液体后需保持适当时间,一直到原料凝固成型,当零件成型后再将铸模砸毁,并通过筛分机将成品零件从混料中分离。
现有的砂模铸造过程中,为了减少粉尘的飞散,一些工厂在将砂模周围进行填充固定时,采用钢珠来将砂模周围进行填充。使用钢珠来进行填充不仅能减小粉尘的飞散,而且还便于零件的分离。但是当在取出零件后,钢珠与砂子将会混和在一起形成混料,在工厂生产过程中为了将混料进行分离并回收,通常采用纱网来将混料进行分离,但是这种分离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分离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砂模用分离装置,具有能方便将钢珠与砂子进行分离,不仅能提高分离的效率,而且还能使分离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模用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将混料进行运输的输送装置,所述机架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传送钢珠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且所述传送装置与输送装置呈交错设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穿入至所述输送装置内,且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磁铁,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一侧的放料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装置将带动混料不断的向传送装置的下方输送,由于传送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磁铁,当混料移动到磁铁的下方时,由于钢珠的体积较小,钢珠将受到磁铁的磁力而被吸附在传送装置的下端,并且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钢珠将跟随传送装置向靠近放料座的方向移动;当钢珠移动到放料座一侧时,由于脱离了磁铁的磁力,在惯性的作用下钢珠将被抛入至放料座内,通过放料座便能对混料中的钢珠进行收集,而砂子将通过输送装置被统一收集,从而便实现了两者的分离,而且分离效率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至少两根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张紧在所述转动轴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呈均匀相隔的隔板,所述磁铁位于张紧的所述传送带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轴将带动传送带转动,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将被吸附在下端的传送带表面,而设置在传送带表面的隔板能将钢珠进行限位,避免钢珠的回流从而使钢珠能顺利的落入至放料座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机架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插入的插槽,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和插槽的槽壁贴合;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呈竖直放置的丝杆,所述机架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安装架,并与安装架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在对应的插槽内,且与插槽的槽壁贴合,当启动伺服电机后丝杆将发生转动,随着丝杆的转动安装架将沿着丝杆的方向上升或下降,通过上下调节安装架的位置便能将磁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便能将磁铁对钢珠的磁力大小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瓯赛汽车部件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瓯赛汽车部件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斜式转子混砂机
- 下一篇:蜡回收处理的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