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校园食堂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1904.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中;李明惠;冯晓彤;辛培远;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5/08 | 分类号: | F26B5/08;F26B25/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周正雄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校园 食堂 垃圾处理 装置 | ||
一种绿色校园食堂垃圾处理装置,涉及食堂垃圾处理领域。它包含箱体、倾倒台、倾倒口、水箱、垃圾脱水装置、水管、进水口、出水口、漏水口;所述倾倒台设置于箱体顶部,倾倒台中部开有倾倒口,且倾倒台左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长条形漏水口;所述水箱和垃圾脱水装置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水箱设置于漏水口下方,且水箱上开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垃圾脱水装置设置于倾倒口下方,且垃圾脱水装置通过水管与水箱上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出水口通入外部下水通道。它可以有效收集校园食堂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并进行脱水处理,并将水分进行油水分离,实现无污染排放,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便于运输进行下一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堂垃圾处理领域,一种绿色校园食堂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垃圾大户中,学校食堂是不得不提的一个角色。食堂拥有着固定的人流量,除了做饭菜会产生的厨余垃圾,每天被学生剩下来的饭菜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值。食堂垃圾若不及时做处理,不仅会影响到食堂的卫生环境,还会对学校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夏天食堂的垃圾一天不处理就会散发出恶臭,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那食堂这么多垃圾要怎样处理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目前我国学校处理食堂垃圾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加百列查看了许多新闻,也查看了就近的学校的食堂垃圾处理情况,大多数学校的方法都是交给当地的养殖户处理,用来喂猪或者喂其他的动物,而这些养殖户大多都不会对这些垃圾再做过多的处理,直接喂给家禽。这样做实在是浪费富含各种有机物和微量元素的食堂垃圾,而且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为食堂垃圾不仅包括食物残余,也包括食品加工废料,带有大量化学、农药、病原微生物等,在喂养禽畜时若未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将会致使有害物质直接转移到禽畜体内,人再食用这类禽畜时极易感染病菌,造成人畜共患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绿色校园食堂垃圾处理装置,它可以有效收集校园食堂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并进行脱水处理,并将水分进行油水分离,实现无污染排放,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便于运输进行下一步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1、倾倒台2、倾倒口3、水箱4、垃圾脱水装置5、水管6、进水口7、出水口8、漏水口9;所述倾倒台2设置于箱体1顶部,倾倒台2中部开有倾倒口3,且倾倒台2左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长条形漏水口9;所述水箱4和垃圾脱水装置5设置于箱体1内部;所述水箱4设置于漏水口9下方,且水箱4上开口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垃圾脱水装置5设置于倾倒口3下方,且垃圾脱水装置5通过水管6与水箱4上的进水口7相连;所述出水口8通入外部下水通道。
所述水箱4的出水口8出设置有水油分离装置41。
所述箱体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冷却机10,冷却机10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1。
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可供打开的箱门11,箱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2。
所述垃圾脱水装置5设置有旋转筒51与固定筒52;垃圾脱水装置5底部设置有底座53,底座53内设置有脱水发动机,脱水发动机与旋转筒51相连;旋转筒51上设置有可开合的脱水孔5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残余的食堂垃圾通过倾倒台2上的倾倒口3落入到垃圾脱水装置5中,旋转筒51转动脱去垃圾中的水分和油脂存进水箱4,水箱4中的水油分离装置41可以将水中的油脂分离出来便于回收,同时排去多余水分,便于食堂垃圾的运输和后续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可以有效收集校园食堂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并进行脱水处理,并将水分进行油水分离,实现无污染排放,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便于运输进行下一步处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1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