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拖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3206.X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哲纲 |
主分类号: | B62D21/05 | 分类号: | B62D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拖车 | ||
一种折叠式拖车架,其各枢接座和左侧架/右侧架的枢接中心到底架的上端缘之间的距离皆大于底架的上端缘与左侧架/右侧架上端缘的高度距离减去底架收合后的宽度所得到的距离,使左侧架、右侧架可分别直接单次以折叠方式向底架收合折叠而完成收纳;本实用新型可大幅节省运输材积又简化了折叠结构与折叠动作,达到使用者方便收纳、携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折叠式拖车架,其进行折叠收合动作时,底架先收合后,左侧架、右侧架可单次直接向收合后的底架收合,既可大幅节省折叠后的空间与材积而便于包装、运输与收纳,又可简化折叠结构便于操作。
【背景技术】
按,先前虽有左侧架、右侧架可直接向底架收合的相关技术,唯其缺点是底架无法收合,因此仍占用较大的运输材积与收纳空间;次查同一发明人的大陆实用新型第ZL200620039744.5号专利案提供了可以收合折叠的拖车架结构,以达到节省运输材积便于收纳的目的,然而经查其进行收纳时左、右侧架必须分别经由两次的收合动作,即左侧架先自行折叠后才能向底架收合,而右侧架也先行折叠之后才能向底架收合,因此收纳动作仍不够方便;有鉴于此,本创作者以不增加运输材积为前提又可简化折叠结构与折叠动作为创作目的而加以研究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拖车架,可大幅减少运输材积又可简化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拖车架,可达到用户方便收纳、携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拖车架,包括:
一底架,包含一前支杆和一后支杆以及连接于该前支杆与后支杆左、右两侧的左侧杆和右侧杆,其中该前支杆至少包含一前外管与一前内管,该前外管与前内管相互套接并分别具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以透过第一定位组件予以固定,其中该后支杆至少包含一后外管与一后内管,该后外管与后内管相互套接并分别具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以透过第二定位组件予以固定,其中该左侧杆与右侧杆的下方分别具有左轮轴孔和右轮轴孔以分别枢设左车轮和右车轮,且其中该右侧杆的前侧底部结合有一底座,该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前插接孔和一后插接孔,另外该左侧杆的前、后两侧分别结合一第一枢接座与一第二枢接座,而其中该右侧杆的前、后两侧分别结合一第三枢接座和一第四枢接座;
一左侧架,略呈U形体,分别由其下方的前、后两侧透过一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与前述第一枢接座和第二枢接座枢接;
一右侧架,略呈U形体,分别由其下方的前、后两侧透过一第三枢轴和第四枢轴与前述第三枢接座和第四枢接座枢接;
一上横杆,设于前述左侧架和右侧架上方之间,且与该左侧架与右侧架连接或脱离;
一拖车杆,其一侧通过一第五枢轴与前述的底座枢接,该拖车杆可选择向前枢转而呈展开状态,且可透过一活动插销的轴部穿过该底座的前插接孔而稳固的定位,而该拖车杆的前侧可供与脚踏车的预定部位连接;
该第一枢轴的中心到底架的左侧杆上端缘之间的距离、该第二枢轴的中心到底架的左侧杆上端缘之间的距离、该第三枢轴的中心到底架的右侧杆上端缘之间的距离、该第四枢轴的中心到底架的右侧杆上端缘之间的距离皆大于底架的左侧杆/右侧杆与左侧架/右侧架上端缘的高度距离减去底架收合后的宽度所得到的距离,使左侧架、右侧架可分别直接单次以折叠方式向底架收合折叠而完成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既可大幅节省折叠后的空间与材积而便于包装、运输与收纳,且又兼具折叠收合动作简单方便的实用性。
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哲纲,未经刘哲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3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水管三通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