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3354.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利;王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吉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32B15/20;B32B15/14;B32B9/00;B32B9/04;B32B27/32;B32B27/12;B32B27/02;B32B27/08;B32B27/06;B32B3/24;B32B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42236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晓贝;李佳怡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隆起 板状本体 本实用新型 铝箔层 驾驶室 发动机舱盖 硅酸铝棉层 汽车配件 依次设置 由内向外 隔音板 前轮 凸块 无孔 下端 噪音 室内 驾驶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有孔铝箔层、硅酸铝棉层、PE膜、PP麻纤板、无孔铝箔层;所述板状本体的前端具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上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隆起部的前端具有第一缺口,隆起部的下端具有第二缺口。本实用新型能降低驾驶室内、外的噪音,减少发动机舱盖向驾驶室散发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主要是由各种基材与无纺布或针织面料复合成型,基材的种类如:PU玻纤复合板、PP玻纤复合板、PP麻纤板。这种材料的汽车内饰件隔音效果差,且不能阻挡发动机舱盖向驾驶室散发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能降低驾驶室内、外的噪音,减少发动机舱盖向驾驶室散发的热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有孔铝箔层、硅酸铝棉层、PE膜、PP麻纤板、无孔铝箔层;所述板状本体的前端具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上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隆起部的前端具有第一缺口,隆起部的下端具有第二缺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状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凹陷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三缺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状本体靠近隆起部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有孔铝箔层上呈三角形分布有若干直径为0.5mm的小孔,且孔间距为4.5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有孔铝箔层和无孔铝箔层的厚度均为100μ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硅酸铝棉层的厚度为4.5mm,压实厚度为3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P麻纤板的厚度为5.0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E膜的厚度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很好的滤音效果,让驾驶室更加静音。
2、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隔热作用,以免高温伤到引擎盖上的漆面,影响漆面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前轮纵向隔音板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板状本体;11-隆起部;12-凸块;13-第一缺口;14-第二缺口;15-第三缺口;16-通孔;17-凹陷部;2-无孔铝箔层;3-PP麻纤板;4-PE膜;5-硅酸铝棉层;6-有孔铝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吉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吉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3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隔音降噪功能的机罩
- 下一篇:一种转向轴防尘盖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