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曲率的客车内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3829.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正;杨敏;吴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曲率 客车 内视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曲率的客车内视镜,包括壳体、壳体上的镜片,所述的镜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大于第二镜片,第一镜片的曲率为R1000mm,第二镜片的曲率为R800mm,第一镜片的长度为第二镜片长度的1.8‑2倍,第二镜片倾斜的设置在壳体上,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间的夹角为170°‑175°,为驾驶员提供车内全方位视野范围,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曲率的客车内视镜。
背景技术
客车后视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主要安全设备,内视镜用于驾驶员对车内后部情况、车辆后侧的环境的观察,及时的掌握后侧环境情况,保证安全的驾驶。但是现有的客车后视镜仅为一曲面镜,其视野范围小,一般仅能观察到汽车正后侧的情况,对于车内后侧其他部位的观察存在盲区,视野宽度不足,驾驶员后侧基本上观察不到,随着驾驶安全问题的不断被重视,保证车辆行驶中的安全、保护驾驶员的驾驶安全需要不断的被完善,及时掌握车内、车外后方的情况极大的有利于安全行车,因此,如何增大驾驶员对后方的观察视野的问题需要亟待被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双曲率的客车内视镜,为驾驶员提供车内全方位视野范围,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双曲率的客车内视镜,包括壳体、壳体上的镜片,所述的镜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大于第二镜片,第一镜片的曲率为R1000mm,第二镜片的曲率为R800mm,第一镜片的长度为第二镜片长度的1.8-2倍,第二镜片倾斜的设置在壳体上,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间的夹角为170°-175°。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镜片与壳体平行,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后部设有一固定内视镜的空心杆,空心杆的前端为球形结构,空心杆后端设有固定杆,壳体后部设有与球形结构结构吻合的配合槽,球形结构嵌设在配合槽内,配合槽的槽口处设有将球形结构紧固在配合槽内的压环,压环与配合槽处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杆的前端延伸至空心杆后端内部,空心杆后端内壁设有若干个缓冲凸起,缓冲凸起呈螺旋状结构分布,空心杆后端杆壁设有沿轴向的缺口,空心杆后端设有锁紧固定杆与空心杆连接的紧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凸起为半球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紧固装置为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合槽的内壁为弧形,压环为台阶状结构,压环的与球形结构配合处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上对应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处分别设有与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后部结构吻合的支撑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壳体上的两个镜片使内视镜的后视视野更大,后视视野包括驾驶位后方,视野宽度广,可全面看到车内后部环境及车后侧环境,驾驶员视野广,内视镜的稳定,车体的振动被阻隔传递到内视镜上,提高了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与空心杆配合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壳体,11为配合槽,12为压环,2为第一镜片,3为第二镜片,4为支撑泡棉,5为空心杆,51为卡箍,6为固定杆,7为缓冲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3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成品板功能性检测用高速飞针机
- 下一篇:钢结构用的柱顶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