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花泡泡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4741.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开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盛兴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泡泡 织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花泡泡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上设有提花花型,该提花花型由粗纱线和细纱线并列成圈形成的若干个提花线圈构成,粗纱线的线径大于细纱线的线径,细纱线的弹力大于粗纱线的弹力,粗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与细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不同使得提花线圈成拱起的弯曲弧形状。本实用新型改善亲肤性能,实现了减少面料对皮肤的直接摩擦目的,同时具备通气、舒适的提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提花泡泡织物。
背景技术
常规的提花织物面料,为了追求布面提花花型的效果,通常都是在织造提花结构时,特别是在背衬位置,均需要加织一定衬纬结构来支撑提花线圈,提花线圈增加了织物的表面粗糙度,而且与肌肤充分完全的接触,从而就破坏了织物本身的舒适度,造成衬底织物与皮肤的频繁摩擦而导致人体不适。因此,提花织物与皮肤的亲肤性能及提花花型效果之间的矛盾在行业内容普遍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改善了亲肤性能的提花泡泡织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花泡泡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上设有提花花型,该提花花型由粗纱线和细纱线并列成圈形成的若干个提花线圈构成,粗纱线的线径大于细纱线的线径,细纱线的弹力大于粗纱线的弹力,粗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与细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不同使得提花线圈成拱起的弯曲弧形状。
所述粗纱线和细纱线均编织24条路数并列成提花线圈。
所述粗纱线的线径为40-50旦尼尔,细纱线的线径为10-20旦尼尔。
所述24路粗纱线与24路细纱线采用每英寸44支织针的排列密度编织。
所述粗纱线路数线圈密度CPI控制为60-80,细纱线路数线圈密度CPI 控制在120-160。
所述粗纱线路数线圈密度WPI和细纱线路数线圈密度WPI相同。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不同的粗纱线和细纱线,在提花线圈处形成拱起的弧形状,从而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改善亲肤性能,实现了减少面料对皮肤的直接摩擦目的,同时具备通气、舒适的提花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提花泡泡织物,包括织物本体 1,所述织物本体上设有提花花型2,该提花花型由粗纱线和细纱线并列成圈形成的若干个提花线圈构成,粗纱线的线径大于细纱线的线径,细纱线的弹力大于粗纱线的弹力,粗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与细纱线对提花线圈的拉力不同使得提花线圈成拱起的弯曲弧形状。利用弹力不同的粗纱线和细纱线,在提花线圈处形成拉力反差,促使细纱线与粗纱线在各个提花线圈形成自然的拱桥效果,减少织物具有提花花型的面与肌肤的接触面,从而达到改善亲肤性能,实现了减少面料对皮肤的直接摩擦目的,同时具备通气、舒适的提花效果。
所述粗纱线和细纱线均编织24条路数并列成提花线圈。粗纱线的线径为40-50旦尼尔,细纱线的线径为10-20旦尼尔。24路粗纱线与24路细纱线采用每英寸44支织针的排列密度编织。
所述粗纱线路数线圈密度CPI控制为60-80,细纱线路数线圈密度CPI 控制在120-160。粗纱线路数线圈密度WPI和细纱线路数线圈密度WPI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盛兴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盛兴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4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6岁儿童室内组合式益智迷宫玩教具
- 下一篇:一种安装有防烫装置的电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