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接触传感控制灌注技术的人体断肢保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5399.2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祝勇仁;善盈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33262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保护箱 缓冲池 医疗辅助设备 氧气瓶 本实用新型 残余废物 传感控制 灌注管道 缺血损伤 肢体残疾 存活率 储存箱 存放箱 非接触 灌注液 冷凝管 冷却部 蠕动泵 养护液 组织液 离体 下端 肢端 成功率 氧气 代谢 肢体 置换 凝结 采集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传感控制灌注技术的人体断肢保护箱,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缺血损伤的残余废物进行置换,同时可添加适当物药进行针对治疗,可以保持离体断肢的活性,进而提高再植成功率和存活率,减少肢体残疾发生的保护箱,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灌注缓冲池下端设置冷却部和冷凝管,在保护箱内设置存放箱、氧气瓶、和医用蠕动泵,在保护箱内设置灌注液储存箱和灌注缓冲池,再通过管路使得各个装置相互连接形成灌注管道,通过采集肢体温度、压力、流量、肢端组织液凝结状态、代谢耗氧状态等参数,自动调节指定设备,如养护液、氧气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传感控制灌注技术的人体断肢保护箱。
背景技术
残疾人口中肢体残疾者2412万人,占29.07%,在各类残疾人中居第一位。造成肢体残疾的因素当前主要有: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灾害事故、恐怖袭击、疾病、战争等造成肢体残废的主要因素。残疾,包括肢体残疾,直接给患者带来对日后工作、学习、生活的不便影响,同时也极大限制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并带来各种精神和心理影响,严重降低了其本人、家庭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承重的负担。
另一类肢体是病变,其中最著名的是糖尿病足。以2008年调查的上海市为例,上海市该年糖尿病足约占糖尿病病患的8.6%,而1980年仅为1.01%,20年来增加了八倍,同时糖尿病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家们渐渐发现,对组织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不仅是缺血本身,还有恢复血液供应后,过量的代谢产物自由基攻击这部分重新获得血液供应的组织内的细胞造成的,这种损伤,叫做“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的损伤是因为缺氧、缺营养成分所造成细胞坏死或暂时功能受损,同时会发生传导阻滞下壁梗死可能会导致完全性血脉阻滞。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因为血液HbO2中的氧与受损心肌细胞或坏死心肌细胞的溶解物质反应形成氧自由基对部分组织有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坏死、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脂质过氧化物增加,自由基大量生成,此时若恢复血流,上述物质将流向心脏并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左心室收缩力减弱,室内压下降等心肌功能的抑制,危及患者,现有的保护箱均是采用低温来防止器官报废,缺少一种可以保护断肢并保持断肢的活性同时可以将断肢内的残余废物进行置换的保护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传感控制灌注技术的人体断肢保护箱,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对缺血损伤的残余废物进行置换,同时可添加适当物药进行针对治疗,可以保持离体断肢的活性,进而提高再植成功率和存活率,减少肢体残疾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5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断肢保护箱用灌注液缓冲池
- 下一篇:一种血细胞用冻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