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5509.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朱运强;季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金利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生产 新型 胚体擦底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包括操作台和清洗盒,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前后对称的支撑板二和支撑板,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电机,两个支撑板二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前端和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本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海绵传送带方便将胚体底部擦拭干净,通过环形凹槽可以防止海绵传送带跑偏而影响擦拭,通过清洗盒能够不断地清洗海绵传送带,保证擦拭效果,通过压力轴能够将海绵传送带上多余的水分挤去,同时辅助清洗海绵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
背景技术
施釉工艺是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胚体表面施以釉浆的过程,施过釉的陶瓷烧制后具有玻璃光泽,能够美化陶瓷的外观,并且釉面可以降低陶瓷的吸水率,延长陶瓷的使用寿命,陶瓷胚体施釉后一般需要将胚体底部的釉层擦去,目前,陶瓷生产企业的釉坯底部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擦除底釉,手工擦底需要3~4人同时配合进行,造成了极大的人员浪费,而手工擦拭往往擦拭不干净或者擦偏,造成釉刺、粘釉、滴油、夹口等缺陷,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包括操作台和清洗盒,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前后对称的支撑板二和支撑板,支撑板二和支撑板均为两个,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电机,两个支撑板二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前端和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圆周面上均设有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之间环绕有海绵传送带,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入端,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位于海绵传送带的下方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右侧穿透操作台的右侧面,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周边开设有U形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洗盒设在放置槽内,清洗盒包括储水盒,所述储水盒的外壁周边设有与U形滑槽对应的U 形滑条,所述储水盒的右侧面下端设有出水阀,所述清洗盒通过U形滑条与放置槽内的U形滑槽滑动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板二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主动轴水平对称的压力轴,压力轴和主动轴的后端均设有齿轮,两个齿轮互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海绵传送带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四个支腿下表面连接操作台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陶瓷生产用新型胚体擦底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海绵传送带方便将胚体底部擦拭干净,通过环形凹槽可以防止海绵传送带跑偏而影响擦拭,通过清洗盒能够不断地清洗海绵传送带,保证擦拭效果,通过压力轴能够将海绵传送带上多余的水分挤去,同时辅助清洗海绵传送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金利瓷业有限公司,未经临沂金利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5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陶瓷成型机的自动分料装置
- 下一篇:自动收集码放橡胶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