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5874.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展翼;周嘉辉;姚博谦;马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50;A61F2/06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官国鹏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管 组织工程血管 生物反应器 储液袋 脉动式 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入口 支架 生物组织工程技术 构建系统 构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系统,包括脉动式生物反应器、动力装置、储液袋;脉动式生物反应器上安装有内硅胶管,组织工程血管套在内硅胶管上,组织工程血管位于脉动式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动力装置的一端通过硅胶管连接在储液袋的其中一个出入口,动力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在内硅胶管的一端,内硅胶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硅胶管连接在储液袋的另一个出入口,储液袋高于脉动式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支架,属于生物组织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慢性肾脏病(CKD)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动静脉造瘘、冠脉搭桥术、血管置换术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有自体血管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无论是自体血管还是人工血管,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自体血管由于粥样硬化、钙化等影响可能使之无法满足移植的需求,而人工血管顺应性差,移植后易引起血栓形成及免疫反应,使用寿命有限。因此,目前认为组织工程血管是解决小口径血管的理想替代物,其研究成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
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的三大要素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培养环境,目前成熟的组织工程血管化策略是在支架材料上接种种子细胞进行培养。常用的支架材料包括天然生物支架和人工支架,但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均不能很好地满足组织工程领域的要求。天然生物支架一般选择原生血管进行脱细胞处理后获得,但脱细胞的最佳程度难以衡量,脱细胞不完全可能导致植入体内后引起严重的宿主反应,脱细胞过于剧烈则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力学性能的破坏;人工支架则一般以高分子材料制成,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乙醇酸(P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酰内酯(PVLA)、聚己酸内酯(PCL)、聚-β-羟基丁酸(PHB)等,但在此类材料上细胞难以形成特异性黏附,另外随着时间延长其降解的酸性产物会影响、抑制细胞的生长及分泌功能,而且还可能产生局部的炎症反应、免疫排斥反应,并非是理想的支架材料。另外,含有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血管由于其支架材料的降解不完全,将影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的成分,限制了其作为ECM的研究及应用。
总而言之,目前已知的支架材料均不能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支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同时由于支架材料的降解存在个体差异性使得研究结果较难在研究中得到重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系统,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支架材料,在动态培养过程中提供一定张力促进血管重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系统,包括脉动式生物反应器、动力装置、储液袋;脉动式生物反应器上安装有内硅胶管,组织工程血管套在内硅胶管上,组织工程血管位于脉动式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动力装置的一端通过硅胶管连接在储液袋的其中一个出入口,动力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在内硅胶管的一端,内硅胶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硅胶管连接在储液袋的另一个出入口,储液袋高于脉动式生物反应器;
脉动式生物反应器包括玻璃反应器、盖住玻璃反应器的硅胶盖、从硅胶盖插入玻璃反应器内部的换气管和换液管;内硅胶管贯穿玻璃反应器,组织工程血管位于玻璃反应器的内部,内硅胶管的一端通过变径直通接头与第一硅胶管连接,内硅胶管的另一端通过变径直通接头与第二硅胶管连接。
进一步的是:动力装置可提供不同的收缩压、舒张压、频率以及周向应力,设置的收缩压范围为50~300mmHg,舒张压-50mmHg~0mmHg,频率范围为20次/分~120次/分,在脉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7周,每周更换脉动式生物反应器里一半的培养基。
进一步的是:变径直通接头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5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重防回流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