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式针织物防褶缩布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6686.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召;夏睿聪;闫军;宋名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源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0 | 分类号: | D06B1/00;D06B1/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崔振旺 |
地址: | 277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物 防褶缩布箱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松式针织物防褶缩布箱,属于印染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箱体设有布料进口及布料出口,箱体内设有转轮,箱体外设驱动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轮的周面上设置落布槽,落布槽绕转轮等间距设置,转轮的上部设有一对落布辊,布料从布料进口进入箱体经落布辊后落入转轮的量相连隔板间落布槽,箱体的下部设有弧形孔板,弧形孔板与转轮上隔板边缘间隔不接触,箱体的底部为液体蒸煮箱,液体蒸煮箱内设加热管及水泵,转轮上方靠近落布侧设有喷淋头,喷淋头朝向隔板组成落布槽,喷淋头通过管路连接于水泵。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处理液循环利用,连续化生产,染化料利用充分,节约大量水源,减少了污水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松式针织物防褶缩布箱,属于印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物由于其特殊的织造结构,织物松弛,易拉伸变形。在针织物前处理加工过程中,稍有拉伸,织物就会变形;稍有折叠,经过压辊后就会形成永久褶皱,不可消除。为避免上述加工缺点,常规针织物前处理工艺,大多采用喷射式溢流染色机(即染缸)来进行加工。染缸的前处理加工,依靠喷射加溢流方式,使松弛状态的坯布,在半充满式水浴中高速运行。这样满足坯布少拉伸、无轧点及松弛状态的加工要求,基本解决了前处理过程中过度拉伸、产生折叠痕的问题。
实践表明,使用染缸对针织物前处理加工,其多品种工艺参数转化较为复杂,操作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于不同纱支、不同工艺,织物收缩、起皱的变化均有不同。
同时,使用染缸前处理加工时,为间歇式加工,处理液和水洗液用后完全排除,造成处理剂和清洁水的极大浪费,同时增加了环保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松式针织物防褶缩布箱,实现针织物得到充分松弛、充分收缩,起到防褶缩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松式针织物防褶缩布箱,箱体设有布料进口及布料出口,箱体内设有转轮,箱体外设驱动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转轮的周面上设置落布槽,落布槽绕转轮等间距设置,转轮的上部设有一对落布辊,布料从布料进口进入箱体经落布辊后落入转轮的量相连隔板间落布槽,箱体的下部设有弧形孔板,弧形孔板与转轮上隔板边缘间隔不接触,箱体的底部为液体蒸煮箱,液体蒸煮箱内设加热管及水泵,转轮上方靠近落布侧设有喷淋头,喷淋头朝向隔板组成落布槽,喷淋头通过管路连接于水泵。
作为优选,箱体内靠近布料进口设有进料过渡辊,松式针织物从布料进口进入后将进料过渡辊导向后进入一对落布辊之间,落布辊为六角落布辊,箱体内靠近布料出口设有一对出布辊。
作为优选,箱体进料端上部向一侧突出,突出部分下侧面设所述布料进口,进料过渡辊设置在布料进口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布料出口设置在箱体的竖向侧面上。
作为优选,转轮中间设驱动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箱体上,转轴一段伸出箱体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箱体外侧面上。
作为优选,转轮的一周设放射状布置的隔板,隔板在转轮上等间距布置,隔板所在面穿过转轮的中心线,相邻的隔板及转轮周面组成落布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由于采用连续化生产,容布量大,持续进布,车速快,产量高。设备设计合理,适合多种针织物品种处理。设备控制方便,减少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发明由于采用大直径分格转轮,增加了容布量,避免了织物纠缠。采用针织物松式堆置、高液位浸泡、处理液循环喷淋,保证了前后各时间段进的布都得到充分松弛、浸泡和收缩,达到了针织物防褶缩布的目的,同时确保了织物处理的前后效果一致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处理液循环利用,连续化生产,染化料利用充分,节约大量水源,减少了污水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源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源丰印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6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