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7243.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延;李鑫;黄顺雄;刘幸;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4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模 底板 贴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 建筑新材料 废料处置 加固肋板 交错设置 起重设备 新型模板 周向分布 螺栓孔 木模板 背楞 铝木 堆放 周转 占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包括铝模框架,铝模框架的一侧贴合固定有铝模底板,铝模底板的一侧贴合固定有交错设置的加固肋板,铝模底板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背楞孔,铝模框架上沿周向分布开设有螺栓孔。以解决现有木模板成本高,周转次数少,摊销费用大,废料处置和堆放占用更大,且需要较大起重量的起重设备予以配合的问题。属于建筑新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属于建筑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木模板在拼装存放阶段,一般有以下情况:传统木模版周转次数超过4次易发生翘曲;使用不当,周转不会超过10次数;需要搁栅、背楞设施料多且容易脱胶、起鼓、起壳、开裂,重新拼装时,板缝难于处理;厚度公差不易掌握,导致建筑结构界面尺寸偏差。使用后要刷脱模剂,木模板用于墙体时,其表面对拉孔距不能大于400×400,这样砼表面会出现大量孔眼痕迹,对后期装修堵眼处理增加麻烦,木模板经受不起水浸,特别怕水浸泡后暴晒,木模板容易变形,从而导致砼面高低不平施工质量降低,废料处置和堆放占用更大造成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木材浪费严重,环保回收率低,需要较大起重设备予以配合,导致起重设备配置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以解决现有木模板成本高,周转次数少,摊销费用大,废料处置和堆放占用更大,且需要较大起重量的起重设备予以配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包括铝模框架,铝模框架的一侧贴合固定有铝模底板,铝模底板的一侧贴合固定有交错设置的加固肋板,铝模底板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背楞孔,铝模框架上沿周向分布开设有螺栓孔。
前述模板中,所述铝模框架和加固肋板均设置于铝模底板的同一侧,且铝模底板与铝模框架沿厚度方向的一端相平齐。
前述模板中,所述铝模框架和铝模底板为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结构,所述加固肋板包括横向内肋和纵向内肋,三个纵向内肋平行于铝模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铝模底板的板面通过三个沿铝模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内肋等分为四部分,且该四部分通过四个沿铝模底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内肋等分为八部分,每一部分的铝模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背楞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模板能够重复使用的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质量轻,便于安装;拼缝少,精度高,承载力高,不易爆模;施工周期短,浇筑的混凝土观感好、质量高,技术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铝木结合使用的新型模板,包括铝模框架1,铝模框架1的一侧贴合固定有铝模底板2,铝模框架1和铝模底板2为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结构,铝模框架1采用型钢焊接而成,铝模底板2的一侧贴合固定有多个交错设置的加固肋板3,铝模框架1和加固肋板3均设置于铝模底板2的同一侧,且铝模底板2与铝模框架1沿厚度方向的一端相平齐,加固肋板3包括横向内肋31和纵向内肋32,三个纵向内肋32平行于铝模底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铝模底板2的板面通过三个沿铝模底板2宽度方向设置的纵向内肋32等分为四部分,且该四部分通过四个沿铝模底板2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内肋31等分为八部分,每一部分的铝模底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背楞孔21,铝模框架1上沿周向分布开设有螺栓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深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