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头组件及使用其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7351.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考全;陆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56;H01H5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触头座 触头 动触头杆 直流电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 触头组件 牵引车辆 压力弹簧 电弧 合闸 良好接触 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静触头 灭弧 正对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头组件及使用其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相正对,还包括: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动触头杆,所述动触头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的中部转动连接;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抵设于所述动触头杆与所述动触头座的另一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动触头的下部与静触头的下部不受电弧损伤,合闸后保证了触头的良好接触,提高了触头的使用寿命,而且确保快速、有效的灭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接触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头组件及使用其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接触器中的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的状态下,静触头的下部和动触头的下部会受到电弧的损伤,降低了静触头和动触头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电磁接触器在主电路的电流很小(低于50A)的情况下,那么电弧很难脱离动触头的上部和静触头的上部,从而无法进入灭弧罩,导致灭弧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电磁接触器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保证触头的良好接触,提高触头的使用寿命,确保快速、有效的灭弧的触头组件及使用其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相正对,还包括:
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
动触头杆,所述动触头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的中部转动连接;
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抵设于所述动触头杆与所述动触头座的另一端之间。
上述的触头组件,其中,所述动触头杆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动触头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之间。
上述的触头组件,其中,还包括:动触头罩,所述动触头罩罩设于所述动触头座上。
上述的触头组件,其中,所述动触头杆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的中部通过圆柱销转动连接。
一种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中,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头组件。
上述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中,还包括:
外壳,所述动触头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动触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下端转动连接;
上母排,所述上母排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的一侧的上端,所述静触头与所述上母排的一端连接;
下母排,所述下母排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的一侧的下端;
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设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设于所述电磁组件内,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动触头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抵压弹簧,所述抵压弹簧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抵压弹簧抵设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侧之间;
柔性软连接,所述柔性软连接的一端与所述下母排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软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座连接。
上述的牵引车辆用直流电磁接触器,其中,还包括:
一灭弧罩,所述灭弧罩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灭弧罩位于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的正上方;
两吹弧线圈组件,所述吹弧线圈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灭弧罩的外侧的两侧,所述吹弧线圈组件位于所述灭弧罩的下端;
一栅片组件,所述栅片组件设于所述灭弧罩的内侧,所述栅片组件位于所述灭弧罩的上端,两所述吹弧线圈组件分别通过引弧角与所述栅片组件的两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保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载流能力强的磁保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