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7981.2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浪;马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1/02 | 分类号: | H01T21/02 |
代理公司: | 44418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持槽 滑块 调节板 壳体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压力装置 插接槽 电极 圆板 挤压 火花塞 火花塞电极间隙 可拆卸连接 底部表面 底部活动 调整装置 固定壳体 滑槽表面 滑动连接 向下运动 螺栓 反方向 刻度尺 侧极 滑槽 内腔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一号卡持槽,所述壳体另一侧表面开设有二号卡持槽,所述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圆板,所述调节圆板底部表面焊接有调节螺栓,所述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刻度尺。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调节板位于火花塞侧极的外侧,固定壳体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挤压,同时带动调节板向下运动,来缩小电极间的间隙,并通过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反方向挤压,来扩大电极间的间隙,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汽油机点火系统中将高压电流引入气缸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体的部件。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侧电极焊接在外壳上。
一般火花塞的间隙间距为0.6~1.3mm之间;火花塞间隙越大点火时产生的电弧就越长,更容易点燃气缸中的混合气体,动能自然也就更大。但是由于间隙越大点火时击穿空气需要的电压也较大,所以不同的发动机相匹配的火花塞间隙各有不同。选对正确的火花塞间隙才能让发动机发挥更好的功能,但是现有的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一次只能对一个火花塞进行调整,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通过使调节板位于火花塞侧极的外侧,固定壳体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挤压,同时带动调节板向下运动,来缩小电极间的间隙,并通过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反方向挤压,来扩大电极间的间隙,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火花塞电极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一号卡持槽,所述壳体另一侧表面开设有二号卡持槽,所述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有调节圆板,所述调节圆板底部表面焊接有调节螺栓,所述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刻度尺,所述滑块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内腔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半圆固定箍,所述半圆固定箍可设置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贯穿壳体底部,所述调节螺栓一端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凸出于壳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一端焊接有内螺纹固定块,所述内螺纹固定块一端旋转连接有平头螺钉且平头螺钉一端与滑块相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调小火花塞电极间隙时,拧开平头螺钉,同时使滑块的一侧外壁与二号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相对齐,而且使调节板位于火花塞侧极的外侧,固定壳体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挤压,同时带动调节板向下运动,来缩小电极间的间隙,通过二号刻度尺来控制调整距离,提高调整的精确度,同样的,当需要调大火花塞电极间隙时,同时使滑块的一侧外壁与一号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相对齐,而且使调节板位于火花塞两个电极的中间,固定壳体通过压力装置对滑块进行反方向挤压,来扩大电极间的间隙,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通过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一号卡持槽和二号卡持槽,可同时放置两个待调整的火花塞在里面,而且可以同时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3.调整时通过滑块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一号刻度线和二号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相对齐,来提高调整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7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交通通讯设施避雷击装置
- 下一篇:正负离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