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吹水冷吹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8717.0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忱;宋立健;石美浓;谭晶;焦志伟;丁玉梅;杨卫民;郎增科;李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保定邦泰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膜机构 冷却机构 薄膜 塑化 牵引机构 切割机构 收卷机构 本实用新型 吹膜装置 水冷 下吹 冷却 水槽 传统工艺 恒温状态 熔融塑化 大折径 中水槽 超宽 成膜 膜管 收卷 定型 水泵 断裂 切割 牵引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吹水冷吹膜装置,主要包括塑化机构、吹膜机构、机架、冷却机构、切割机构、牵引机构和收卷机构。塑化机构、切割机构和收卷机构位于地面上,吹膜机构位于机架上,冷却机构和牵引机构位于地面下方的水槽内。物料经由塑化机构熔融塑化进入左侧的吹膜机构,吹膜机构将物料吹薄成膜,并进入下方的冷却机构冷却。切割机构在薄膜进入冷却机构时切割。冷却后的薄膜由牵引机构引导,最后由收卷机构收卷。本实用新型一种下吹水冷吹膜装置,适用于大折径超宽薄膜的生产。装置中水槽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泵的循环保持恒温状态。由于膜管向下牵引,薄膜的自重断裂会有很大改善。定型后的膜的性能较传统工艺生产的膜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膜成型领域,用于下吹水冷生产PVC薄膜。
背景技术
吹塑薄膜是生产塑料薄膜中采用最广泛的成型方法之一。生产中常用上吹法吹塑薄膜,实际生产中有以下问题:(1)夏季时候车间温度高,牵引方向与热流方向相同,冷却效果不佳。(2)由于机架太高,很容易发生膜管的自重断裂。(3)膜管通过人字板后,膜的强度不够也会发生断裂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下吹水冷法吹塑薄膜。其避免了向上吹塑成型造成的薄膜自重断裂现象,冷却效果较上吹法也有很大的改善。传统的下吹水冷法的冷却系统多采用的水环喷淋法或者膜管内装置法。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吹式吹膜的冷却水环【申请号CN201610447228.4】其优点在于使冷却水均匀分布在膜泡上,提高了冷却效果,改善了膜的质量。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申请号CN201210345991.8】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冷速度快。
随着人们生产实际的需求,超宽幅大折径的薄膜被提了出来。由于超宽幅大折径的薄膜的特点:膜泡直径大,高度长(24m折径的薄膜所需高度达到10m以上),高效地散热成为了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大折径的薄膜的生产,传统的下吹水冷装置有如下缺点:(1)大折径薄膜的生产中膜泡到水环的距离较长,加之车间空气流动,水环喷淋出的冷却水不能均匀分布,膜泡质量会大幅降低;(2)传统的下吹水冷多集中在对水环、模头、膜内装置的结构优化。压缩机、泵等设备的引入使得装置越来越复杂,在大折径薄膜的生产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动设备的体积要求高,其成本也相应增加;(3)对于大折径的薄膜,膜管高度大,所需厂房的高度大,成本高;(4)对于春夏季节,传统的下吹水冷装置,膜管在空气中暴露,两个季节膜管温度相差较大,对生产工艺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在针对超宽幅大折径薄膜的生产,提出一种新型下吹水冷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保定邦泰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保定邦泰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8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袋一体式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间距可调的PVDC吹膜机冷水槽夹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