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3655.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4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辛喆;张延安;邵明玺;杨后富;江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台 光传感器 透光片 右手区 左手区 壳体 电脑键盘 主键盘区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人机工程学 电子领域 排列位置 电连接 仿手形 舒适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键盘,其包括主键盘区(1);所述主键盘区(1)包括左手区(5)和右手区(7);所述左手区(5)和右手区(7)分别设有五个输入凸台(8);所述输入凸台(8)包括光传感器(9)、输入凸台壳体(10)、透光片(11)和控制器(12);其中,输入凸台壳体(10)的顶部设有透光片(11),光传感器(9)布置于输入凸台壳体(10)内部并与透光片(11)的位置对应,光传感器(9)与控制器(12)电连接。左手区和右手区的输入凸台排列位置为仿手形设计,操作舒适度高,符合人机工程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键盘。
背景技术
传统美式键盘键位紧凑,利于减小键盘体积,但相伴而来的弊端就是打字过程中双手距离太近,双臂不得不向内靠拢,导致手腕、手臂酸痛。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看,传统美式键盘的按键位置不是最优的,而且按键位置不可调,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专利公开号为CN105487682A的一种推拉组合式电脑键盘,将键盘分为左键盘、右键盘、副键盘,可以根据自身舒适度需求自由调节左右键盘距离,副键盘可以根据工作或娱乐需求进行组合或拆分,符合人体结构,方便手指动作的操作,自然流畅,提高了效率,减轻手部的酸痛感,设计人性化。但是手指移动距离远,仍会导致打字员手指、手腕过度劳累的问题。
专利公开号为CN107122044A的输入设备和输入方法,提供了一种通过感测各个手指的运动而实现文字、数字、符号或功能键等字符输入的输入设备及其输入方法,不再受到按键位置固定的束缚,但是电脑键盘按键数量多,手指动作与字符的手指动作对应关系复杂,需要使用者牢记手指动作与按键的对应关系,增加使用者负担,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脑键盘,其能有效减轻操作者手臂、手腕和手指负担;操作舒适度高,符合人机工程学;通过自行调整手指动作与字符的对应方案,改变字符的排列顺序,满足多样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脑键盘,所述电脑键盘包括主键盘区1;所述主键盘区1包括左手区5和右手区7;
所述左手区5和右手区7分别设有五个输入凸台8;
所述输入凸台8包括光传感器9、输入凸台壳体10、透光片11和控制器12;其中,输入凸台壳体10的顶部设有透光片11,光传感器9布置于输入凸台壳体10内部并与透光片11的位置对应,光传感器9与控制器12电连接。
所述左手区5和右手区7的10个输入凸台8按照人放松状态下的手形排列,每个输入凸台8对应操作者的一根手指。
每个输入凸台8对应三个字符键,用于三个字符的输入。
左手区5和右手区7的10个输入凸台8对应26个英文字母键和“;”键、“,”键、“.”键和“/”键,用于26个英文字母和字符“;”、字符“,”、字符“.”和字符“/”的输入。
所述电脑键盘还包括辅键区6,所述辅键区6位于主键盘区1的中部,左手区5和右手区7分别位于辅键区6的左侧和右侧。
辅键区6为实体按键区,包括以下实体按键:“Tab”键、“[”键、“]”键、“Caps Lock”键、“Windows”键、“Fn”键、“Shift”键、“Alt”键、“’”键、“Ctrl”键、右键替代键、“\”、“Space”键和“Enter”键。
辅键区6的“Tab”键、“[”键、“]”键、“Caps Lock”键、“Windows”键、“Fn”键、“Shift”键、“Alt”键、“’”键、“Ctrl”键、右键替代键和“\”键为正方形键;“Space”键和“Enter”键为长方形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3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