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4756.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清;肖岩;彭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慢 充电 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慢充电接口外盖,以及安装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的安装槽;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对开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背开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上翻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下翻设置。本申请将快充电接口和慢充电接口相邻设置,并对应设置两个外盖,既美观,又方便用户使用,且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易被外部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为快充充电方式和慢充充电方式,而快充充电插口和慢充充电插口是不能共用的,因此,大多汽车都将快充充电口和慢充充电口分开设置,因而快慢充电接口所对应的开盖也同样分开设置。而开盖分开设置,不仅影响了车身的美观,还增加了车身的制造成本,并给用户造成了不便。如申请号为CN20112009973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安装结构,其快充充电口和慢充充电口就分开设置。
如果将快充充电口和慢充充电口相邻设置,则外盖合二为一,使得外盖面积很大,同样会增加车身的制造成本,且充电时两个座盖都露在外面,容易被打开和被外部环境污染,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慢充电接口外盖,以及安装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的安装槽;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对开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背开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上翻设置;或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和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下翻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快充电接口和慢充电接口,所述快充电接口配设有快充电接口座盖,所述慢充电接口配设有慢充电接口座盖。
作为优选,所述快充电接口座盖一侧通过转轴与所述快充电接口座盖转动连接、相对侧通过卡接组件与所述快充电接口座盖卡接;
所述慢充电接口座盖一侧通过转轴与所述慢充电接口座盖转动连接、相对侧通过卡接组件与所述慢充电接口座盖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快充电接口座盖与所述快充电接口接触边缘及所述慢充电接口座盖与所述慢充电接口接触边缘均设有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快充电接口座盖及所述慢充电接口座盖均设有指握槽。
作为优选,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及述慢充电接口外盖外表面设有图案标志层。
作为优选,所述快充电接口外盖及所述慢充电接口外盖与所述安装槽接触边缘设有一圈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快充电接口和慢充电接口相邻设置,并对应设置两个外盖,既美观,又方便用户使用,且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不易被外部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的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盖对开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外盖背开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外盖上翻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外盖下翻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快慢充电接口开盖结构的座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4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件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带有热管散热结构的抽油机智能变频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