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6506.1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谢逢俊;赵斌;冯肇霖;冯业钧;康奕菁;吴少娟;潘康华;冯伟杰;汤剑飞;周任文;张树沛;李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一大气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4;B01D50/00;C02F103/1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害化 处理 有机 废气 组合 系统 | ||
1.一种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乳化吸收单元、生物过滤床、负压风机室和循环水处理池,其中,
所述气动乳化吸收单元的顶部设有排风口,下侧部设有废气进口,底部设有排水口,气动乳化吸收单元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气动乳化装置、花板、送水管,所述气动乳化吸收单元与生物过滤床之间设有脱水区,脱水区内设有脱水层,脱水区底部设有排水口;
所述的生物过滤床包括若干依次串接的生物床模块,各生物床模块包括模块框架、废气进口、废气出口以及微生物载体,所述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上设有通风网,微生物载体设于模块框架与通风网围设成的空间内,所述微生物载体由载体填料和载体填料上的生物膜构成;此外,生物过滤床的顶部设有送液管/喷头组件,生物过滤床的底部设有积液盘,积液盘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负压风机室设于生物过滤床的废气出口的一侧,所述负压风机室中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的排气管将生物过滤床处理过的气体排至大气中;
所述的循环水处理池连接气动乳化吸收单元的排水口和生物床单元的出水口,所述送水管通过第一循环管与循环水处理池连通,所述送液管/喷头组件通过第二循环管连通循环水处理池,且吸收单元循环管和生物床循环管上都设有送液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处理池中投放有微生物,循环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过滤池、调节池和循环水池,所述的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处理池还设有补水管,补水管连接沉淀过滤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填料为聚氨酯生物球或陶粒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过滤床的上、下端分别设有道轨,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模块通过道轨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乳化吸收单元和生物过滤床的顶部设有检修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处理池的调节池和循环水池中相对错开地设有若干隔板,使水的流动路线呈“S”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系统呈层级分布,所述的气动乳化吸收单元、生物过滤床、负压风机室依次分布,并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处理池之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乳化装置包括若干气动旋子筒,所述气动旋子筒包括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筒体下端入口中的气动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一大气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一大气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65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连袖可拆卸式约束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