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0847.1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经军;陈维;郭宜煌;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捷睿(厦门)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达文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6 | 代理人: | 芮爽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垃圾桶 及其 耗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其中,该智能垃圾桶包括桶身、可拆卸地套装在桶身的桶口处的耗材装置,耗材装置包括压板、耗材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桶身的桶口处的底座,耗材底座、耗材框架以及耗材压板依次沿桶身方向垂直下放装配以将耗材装置安装在桶身的桶口处;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耗材框架与底板形成的凹字形空间内,每个垃圾袋在袋口设置拉绳以及在袋口与拉绳之间设置易断口,且袋口均与耗材框架固定连接;底板四周与耗材框架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在下压力的作用下从耗材框架脱落。通过本实用新型,每次将使用中的垃圾袋取走后无需填装垃圾袋,直至耗材用尽,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环保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
随科技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满足自动开盖、自动换袋、垃圾分类等要求的智能垃圾桶应运而生。常见的智能垃圾桶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组成,是集机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新产品,当人的手或物体接近投料口(应感窗)约25cm— 35cm时,垃圾桶盖会自动开启,待垃圾投入3-4秒后桶盖又会自动关闭,人、物不需接触垃圾桶,彻底的解决了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感染的隐患,能有效杜绝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和防止桶内垃圾气味溢出。
现有的智能垃圾桶分为两类,一类为在传统垃圾桶上增加了自动开盖功能,开盖感应方式以红外为主,配合电动元件及机械传动结构实现自动开盖,但是仅部分解决了垃圾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手势触发红外后开盖并不适用于所有扔垃圾的使用场景;另一类垃圾桶在前一类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自动换袋(自动打包)功能,常见方式为热熔切断,同时实现正在使用的垃圾袋的上口热熔封口和下一个垃圾袋的下端热熔封底,一并完成切断打包,进一步解决了垃圾袋更换的问题,但目前市面上带自动换袋功能的垃圾桶耗材使用的是塑料框架+无断点垃圾袋的方式,该方式存在多个弊端:一是垃圾桶需增添热熔断机构,增加成本;二是热熔断封口考虑安全因素需控制温度,导致断口质量不稳定,存在漏袋风险,也限制了垃圾袋的限定装载重量;三是塑料框架在垃圾袋耗尽后便失去作用,无法重复使用,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耗材装置,结构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廉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桶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桶盖,所述桶身包括外包围以及内壁;还包括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耗材装置,当所述桶盖旋转闭合时能够覆盖所述耗材装置;所述耗材装置包括压板、耗材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底座,所述耗材包括耗材框架、底板、以及若干个垃圾袋;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沿所述桶身方向垂直下放装配以将所述耗材装置安装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所述若干个垃圾袋预先以套叠方式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的中空空间内,每个所述垃圾袋在袋口设置拉绳以及在所述袋口与所述拉绳之间设置易断口,且袋口均与所述耗材框架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红外模块、语音模块以及供电模块,设置在由所述外包围以及内壁形成的空腔中;所述红外模块用于响应特定手势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开盖动作,打开所述桶盖,以及在约定时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特定手势后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关盖动作,关闭所述桶盖;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响应特定的语音唤醒词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开盖动作,打开所述桶盖,以及在约定时间后控制所述垃圾桶的关盖动作,关闭所述桶盖。
其中,所述耗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耗材框架四周的U形回折的挂耳,当所述底座、耗材框架以及压板依次沿所述桶身方向垂直下放装配时,使所述挂耳挂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底座形成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捷睿(厦门)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安捷睿(厦门)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0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D镀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景园林用的雨水集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