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建即用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1503.2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A01G9/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建即用型 人工 雨水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即建即用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包括潜流槽和沉水植物塘,潜流槽一端连接市政雨水管、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沉水植物塘,沉水植物塘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潜流槽内设有若干方形的水槽,潜流槽内靠近底部处设有两个台阶,所有水槽的两端置于台阶上,且所有水槽底部镂空,管道伸于水槽底部与潜流槽的槽底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植物根系初步净化雨水,吸收雨水中的氮、磷、钾元素及部分重金属元素;依次使用人造过滤器与水生植物捕捉雨水中的悬浮物,人造过滤器弥补了水生植物处于生长期时的功能缺失,缩短了该人工雨水湿地系统从建设到使用的周期,达到即建即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即建即用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成为很多城市的痼疾,要想不在“城中看海”,并不仅仅是进行管道扩容这么简单。目前许多城市都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这种模式让城市里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其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例如,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因此,海绵城市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促进雨水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授权公告号为CN20701739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湿地系统,包括按雨水径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护堤以及驳岸,雨水净化过程如下:降雨汇流→碎石缓冲→前置沉泥→沼泽区生态过滤→出水池蓄水→排水再利用。该雨水湿地系统主要通过前置塘的初级沉降、沼泽区的生态过滤,以及出水池的二次沉降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净化成本低,但从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周期较长,因为沼泽区内的水生植物生长至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需要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建即用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其具有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周期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即建即用型人工雨水湿地系统,包括潜流槽和沉水植物塘,潜流槽一端连接市政雨水管、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沉水植物塘,沉水植物塘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潜流槽内设有若干方形的水槽,潜流槽的槽底两端均设有台阶,所有水槽的两端置于台阶上,且所有水槽底部镂空,管道伸于水槽底部与潜流槽的槽底之间;每个水槽内均设有若干植物盆栽和过滤层,过滤层位于植物盆栽下方,过滤层和植物盆栽充满水槽,植物盆栽底部漏水,市政雨水管通过支管与所有水槽顶部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植物根系初步净化雨水,吸收雨水中的氮、磷、钾元素及部分重金属元素(植物根际分泌物可以活化土壤中不溶态的重金属,从而增加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植物根系和土壤还可拦截雨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然后雨水下漏至过滤层中滤除较小的固体杂质,再通过管道排入沉水植物塘中静置沉淀(沉淀植物盆栽中溶于水的泥土),沉水植物塘达到一定水位后从溢流口溢出,实现达标排放。上述结构都可以人工快速搭建,因此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周期短,即建即用。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塘内栽种有水生植物、插有人造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生植物生长成型之前利用人造过滤器捕捉雨水中的悬浮物,待人造过滤器饱和时,水生植物恰好生长成型从而继续承担捕捉悬浮物的任务。
优选的,所述人造过滤器包括插于沉水植物塘内的主干,主干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支干,每根第一支干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支干,每根第二支干上固定有若干禽类羽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干的数量相对于主干的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第二支干的数量又相对于第一支干呈指数形式增长,所以可利用足够多的禽类羽毛捕捉雨水中的悬浮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园景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1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血糖仪的便携式采血装置
- 下一篇:破碎加料联动螺旋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