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3316.8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辉;田伟;顾建明;邵宏翊;尹星华;周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A61B17/16;A61B90/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11606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旭亮;熊曲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本体 通孔 线锯 皮肤切口 切口处 截骨 拉钩 柱状 皮肤 本实用新型 往返运动 呈柱状 有效地 损伤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钩,所述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呈柱状,柱状拉钩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柱状拉钩本体置于皮肤切口处,线锯穿过所述通孔进行截骨。皮肤切口处的线锯在所述通孔中往返运动,不会与切口处的皮肤直接接触,有效地避免了线锯在截骨时对切口处的皮肤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钩。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外科截骨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有骨凿、线锯等,就这些工具而言,其制造工艺较复杂,材料要求相对较高。使用线锯进行微创截骨时,往往切口很小仅1-1.5厘米。因为线锯较为锋利,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容易对切口处的皮肤产生切割造成损伤。所以截骨手术中往往采用小拉钩进行皮肤保护,但现有的这些拉钩均只能在一个方向对皮肤产生保护,而且宽度有限,截骨手术中常常出现线锯从拉钩边缘滑出切割皮肤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线锯截骨时容易对切口处的皮肤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线锯截骨时损伤切口处的皮肤的拉钩。
一种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呈柱状,柱状拉钩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柱状拉钩本体置于皮肤切口处,线锯穿过所述通孔进行截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钩本体呈直四棱柱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四棱柱的四条侧棱处为圆弧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四棱柱的底面长度是宽度的2倍,底面长度为32mm-40mm,侧棱高为15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方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形孔的四角处圆弧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形孔的孔长是孔宽的2倍,所述方形孔的孔长为10mm-1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拉钩本体上下端面的外缘处均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弧形卷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卷边的宽度为4mm-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钩还包括手柄,所述柱状拉钩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柱状拉钩本体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上述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所述拉钩本体呈柱状,柱状拉钩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柱状拉钩本体置于皮肤切口处,线锯穿过所述通孔进行截骨。皮肤切口处的线锯在所述通孔中往返运动,不会与切口处的皮肤直接接触,有效地避免了线锯在截骨时对切口处的皮肤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钩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钩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钩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拉钩本体
110-通孔
120-弧形卷边
130-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3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桡动脉止血压迫器
- 下一篇:可撑开式医用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