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3522.9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峰;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鑫雅图安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邹敏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集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接口盒,开口内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接口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接口盒连接;还包括保护壳,接口盒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接接口,保护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外接接口配合的通孔;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本实用新型在测量工具的连接线被外力牵扯时,可对接头的拔出过程进行缓冲,比改变接头的受力方向,对测量工具的接头和外界接口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已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国内外都已经推出了数显卡尺、数显百分表、数显千分尺、数显深度尺、数显扭矩扳手、数字式里氏硬度计、数字式红外测温、数显钳形表、数字测振仪、数字式万用表和数字式兆欧表等测量工具。
在各行业的测量作业中,通常需要用到三种及以上的测量工具进行数据测量,然后通过终端分别接收多个测量工具的测量数据,效率极低,随着数据量的逐年递增,单一的测量工具传输数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需求,所以各式数据集中管控平台逐渐被研发。
而现有的数据集中管控装置通过简单的外接接口与各类测量工具通信连接,由于人力牵扯、误碰等原因,经常导致外接接口损坏或测量工具的连接线头损坏,进而导致测量工作无法及时进行,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数据集中管控装置的外接接口易损或导致测量工具的连接线头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接口盒,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接口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接口盒连接;还包括保护壳,所述接口盒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接接口,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外接接口配合的通孔;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滑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远离开口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接口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轨均为两条,所述第二滑槽分别设置于壳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采用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复位弹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通过壳体、接口盒、固定板、第一弹性件、保护壳、第二弹性件的配合,在测量工具的连接线被外力牵扯时,可对接头的拔出过程进行缓冲,比改变接头的受力方向,对测量工具的接头和外界接口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槽,使接口盒在被牵扯和复位时按轨道运动,避免接口盒由于外力发生偏离,进而导致的外界接口无法与通孔对应。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集中管控系统通过橡胶圈避免通孔损坏测量工具的连接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鑫雅图安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未经郑州鑫雅图安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3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