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支架结构及个人音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3553.4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武;吴海全;郭世文;余新;彭久高;师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2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带 支架结构 枢接端 枢转 枢接结构 头戴 本实用新型 盖合 枢接 个人音频设备 电子设备 夹持力 舒适度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头戴支架结构及个人音频设备,头戴支架结构包括具有第一枢接端和第一自由端的第一头带件、具有第二枢接端和第二自由端的第二头带件、以及枢接结构,第一枢接端通过枢接结构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第一头带件与第二头带件通过枢转彼此打开,或者通过枢转彼此盖合。本实用新型的头戴支架结构,由于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头带件和第二头带件,第一头带件和第二头带件可以通过枢接结构枢接,使得第一头带件和第二头带件通过枢转彼此打开,或者通过枢转彼此盖合,当需要调节角度时,只需要旋转第一头带件或者第二头带件,便可以调节第一头带件和第二头带件之间的角度,以调节夹持力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头戴支架结构及个人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个人音频设备例如头戴式耳机、头戴式送受话器等个人音频设备,一般包括配置于佩戴者可头戴式的支架结构。当音频设备是头戴式耳机,该头戴式通过在支架上配置可佩戴于佩戴者耳朵上或者耳朵内的耳机;当音频设备是头戴式送受话器的情况下,一般将话筒设置在佩戴者的嘴巴附近,再通过支架将话筒连接起来。
但是现有的可头戴的支架结构不可调节,使得佩戴者长时间佩戴来说相对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支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头戴支架结构不可调节而导致长时间佩戴不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头戴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头带件,具有第一枢接端和第一自由端;
第二头带件,具有第二枢接端和第二自由端;以及
枢接结构,所述第一枢接端通过所述枢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枢接端枢接;
其中,所述第一头带件与所述第二头带件通过枢转彼此打开,或者通过枢转彼此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端朝向所述第二枢接端延伸有凸起,所述第二枢接端开设有用于容设所述凸起的凹槽;
所述枢接结构为枢接轴,所述枢接轴的中间部分活动插接于所述凸起内,所述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两相对设置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头带件和所述第二头带件的枢转轴线,所述枢接轴的中间部分活动插接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枢接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为盲孔或者直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与所述凸起接触的部位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齿和第二端面齿,所述凸起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啮合的第三端面齿以及与所述第二端面齿啮合的第四端面齿。
进一步地,所述枢接轴包括:
杆部,中间部分活动插接于所述凸起内,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端;
头部,与所述杆部的一端连接;以及
凸起部,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头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带件和所述第二头带件均为金属件,且为片状。
进一步地,所述头戴支架结构还包括:
硅胶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耳叉,与所述硅胶套的第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耳叉,与所述硅胶套的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3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语言识别控制的智能耳机
- 下一篇:头戴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