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4124.9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新;陈溪泉;曾敏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龙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6;G02B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加热 组件 柔性 电路板 及其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光模块。其中,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其用于光模块的加热,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层叠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组件层叠于柔性电路板中,即将加热组件内置于柔性电路板而非两个独立的部件,在将柔性电路板安装于光模板的同时加热组件也同步安装于光模板,因而优化了光模块安装工序。再者,加热组件层叠于柔性电路板,因而不需要占用光模板中额外较大的组装空间。光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温控电源和光电子器件,所述柔性电路板为前述的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温控电源控制加热组件的运作并对所述光电子器件进行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模块加热的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功能电路通常使用柔性电路板(FPC)。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常规光模块只能实现光电子器件(TOSA&ROSA)和电路板间的桥接功能,光模块处于低温环境时实现加热升温只能依靠外加如半导体制冷片等加热模块,其体积大需要占用额外较大的组装空间,且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目前也有采用外加柔性电热膜作为加热组件的,但由于此加热膜与FPC分属不同组装位置,生产工序更多,生产成本及材料成本高。
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柔性电路板或光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光模块,其于柔性电路板中内置加热组件,可降低光模块加热部分的材料成本和减少生产组装工序,节约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组件的柔性电路板,用于光模块的加热,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层叠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一侧的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组件层叠于柔性电路板中,即将加热组件内置于柔性电路板而非两个独立的部件,在将柔性电路板安装于光模板的同时加热组件也同步安装于光模板,因而优化了光模块安装工序。再者,加热组件层叠于柔性电路板,因而不需要占用光模板中额外较大的组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纯铜或康铜蚀刻而成的线路层,通过蚀刻而成可控制线路层电阻值的大小,且线路层可设置为较薄的一层并层叠于柔性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线路层之间设有热固胶层,通过热固胶层可使柔性电路板和线路层压合层叠得更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层远离所述热固胶层的一侧覆盖外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层与所述外绝缘层的总厚度最小为37.5um,无需占用光模块更多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依次层叠的第一内绝缘层、FPC线路层、第二内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三内绝缘层,其中,FPC线路层用于传输光组件(TOSA&ROSA)信号,屏蔽层用于信号回路及屏蔽作用,且其为GND屏蔽层,第一内绝缘层、第二内绝缘层、第三内绝缘层及外绝缘层皆为绝缘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层叠于第三内绝缘层远离所述屏蔽层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龙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龙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4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外一体化电源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给袋填充封口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