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5056.8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3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44309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廉红果;苏景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弹性机构 内弹簧 顶座 桥板 车辆行驶 弹性势能 减震机构 减震结构 外弹簧 桥墩 桥梁 减震 本实用新型 抗震能力 缓冲区 高度差 可调节 平稳性 双弹簧 下表面 弹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其设置于桥墩与桥板之间,其包括:底座、顶座及弹性机构,所述底座设置于桥墩上,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桥板下表面接触,所述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之间,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可调节弹性势能的内弹簧和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外侧的外弹簧,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外弹簧形成减震缓冲区。上述桥梁减震结构通过双弹簧的设计能够增强减震机构的稳定性,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减少车辆行驶两块相邻的桥板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能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节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必重新再根据具体的使用状况设计新的减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尤其是一种涉及桥梁减震领域的桥梁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在架设桥梁时,一般是通过将桥墩架设在地面上,再于桥墩上架设两块桥板衔接两条道路,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等各类因素,比如说地震,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地震会经由地面传导至桥墩导致桥面晃动,桥面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动车等会受到地面的晃动而无法正常行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坠毁。因此,在架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桥板和桥墩之间设置一个减震装置,以消除地震产生的震波,但现有的减震装置中的结构往往比较简单,通常直接将减震弹簧放置在桥板和桥墩之间,无法很好的达到减震效果,同时在架设新的桥梁时需要设计新的减震装置,无法根据现有的装置直接修改以适用新的桥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其可克服上述缺陷,可增强减震机构的稳定性,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减震结构,其设置于桥墩与桥板之间,其包括:底座、顶座及弹性机构,所述底座设置于桥墩上,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桥板下表面接触,所述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座之间,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可调节弹性势能的内弹簧和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外侧的外弹簧,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外弹簧形成减震缓冲区。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还进一步包括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导向机构,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顶座相接,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相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外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导向机构上,所述内弹簧和所述外弹簧分别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下端的导向柱和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上端的导套,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套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设有防脱凸起,所述防脱凸起可选择性与所述导套抵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环和缓冲环,所述螺纹环固定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螺纹环和所述缓冲环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弹簧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抵接,另一端与缓冲环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桥梁减震结构通过双弹簧的设计能够增强减震机构的稳定性,增强桥梁的抗震能力,减少车辆行驶两块相邻的桥板之间的高度差,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能够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调节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必重新再根据具体的使用状况设计新的减震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减震桥梁的示意图;
图2为减震桥梁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桥梁减震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弹性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5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梁桥墩梁固结构造及桥梁
- 下一篇: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双层框架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