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5752.9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鹏;景陈;杨建贵;郭兴文;周丹;江泉;顾水涛;陈海波;薛斌;孙启荣;耿艳;张冲;赵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7/20;A01B79/02;A01G20/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杜春秋;牛莉莉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袋充 淤泥 固化 生态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包括铺设于原状土质边坡上的模袋充淤泥固化层,在所述模袋充淤泥固化层上由内至外依次铺设有营养土层和种植土层,在所述种植土层上设置有植物层,所述模袋充淤泥固化层由多个透水充填模袋组成,所述透水充填模袋中设置有掺杂固化剂的淤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疏浚淤泥作为充填材料制作护坡模袋,能够有效就地利用疏浚淤泥,同时采用充填固化淤泥的模袋作为护坡材料,且模袋通过孔洞与土坡相连通,既能使模袋内充填的淤泥快速固结硬化,又适合植物生长,适用于江河湖海水系、黑臭河道治理、道路交通等工程,起到固土护坡、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江河、湖泊、滩涂的综合治理和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中,清淤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高压缩性、低强度、透水性差、固结速率慢、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其工程性质极差,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等因素,以往对疏浚淤泥简单抛弃或堆放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模袋充淤泥固化就是将固化剂和淤泥分别制浆后混合充灌至模袋内,固化材料与淤泥内部颗粒成分产生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改变淤泥内部结构,通过固化处理的淤泥具有一定的物理结构性能,还能有效稳定淤泥中的污染物,可实现对淤泥的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种生态护坡逐渐取代了浆砌石、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传统护坡方式。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模袋充淤泥固化技术与生态护坡技术的结合,为寻找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堤防生态绿色防护综合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新型生态护坡技术施工工艺提供了解决方案,可应用于河湖水系、农田水利以及道路交通护坡工程中,从而推动和促进边坡防护工程的生态化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设备简单、工艺简化、效率提高、费用降低的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包括铺设于原状土质边坡上的模袋充淤泥固化层,在所述模袋充淤泥固化层上由内至外依次铺设有营养土层和种植土层,在所述种植土层上设置有植物层,所述模袋充淤泥固化层由多个透水充填模袋组成,所述透水充填模袋中设置有掺杂固化剂的淤泥。
优选地,所述透水充填模袋上具有多个充填口,所述充填口与混合充灌管道相连通,所述混合充灌管道分别与泥浆输送管道和固化剂浆液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泥浆输送管道与设置于泥浆池或河湖中的泥浆泵相连,所述固化剂浆液输送管道与设置于搅拌池中的固化剂浆液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透水充填模袋呈管状,多个透水充填模袋呈联体式分布。
优选地,在固结后的所述淤泥上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穿过整个模袋与原状土质边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生态护坡的上端设有顶梁,下端设有底梁,所述顶梁、底梁的高度要大于种植土层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顶梁、底梁沿原状土质边坡的宽度横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疏浚淤泥作为充填材料制作护坡模袋,能够有效就地利用疏浚淤泥,同时采用充填固化淤泥的模袋作为护坡材料,且模袋通过孔洞与土坡相连通,既能使模袋内充填的淤泥快速固结硬化,又适合植物生长,适用于江河湖海水系、黑臭河道治理、道路交通等工程,起到固土护坡、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5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装卸吊篮
- 下一篇:轻质模块化组合悬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