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银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6416.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9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鹏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杯体内表面 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 一体设置 银质材料 杯口处 隔热的 散热 防烫 口沿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银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的杯口处一体设置有口沿,杯体为银质材料,在杯体内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通过在杯体内表面上设置隔热层,一方面起到了隔热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茶杯时,杯体的外表面不会感到很烫,而且,杯体的热水也能散热时间较长,另一方面,隔热层也能起到防止杯体内表面氧化的作用,使得清洗更加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银茶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银茶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纯银导热和散热速度太快,用银茶杯在喝茶的时候会烫嘴烫手,而且银茶杯内的热水散热太快,茶适合饮用的温度保持过短,在使用银茶杯喝茶的时候 要不烫嘴烫手、要不茶凉、失去口感;另外,纯银非常容易氧化发黑,银茶杯的内壁发黑后感觉脏兮兮的,还不好清洗;基于以上两种缺陷,银茶杯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不大,主要还是作为摆件和工艺品用来欣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银茶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烫银茶杯,通过在银质杯体的内壁涂覆隔热材料来实现防烫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烫银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的杯口处一体设置有口沿,杯体为银质材料,在杯体内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内表面包括杯体的内侧面和杯体的内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搪瓷。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内嵌于杯体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陶瓷或玻璃。
进一步的,在所述口沿上也设置有隔热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杯体内表面上设置隔热层,一方面起到了隔热的作用,使得在使用茶杯时,杯体的外表面不会感到很烫,而且,杯体的热水也能散热时间较长,另一方面,隔热层也能起到防止杯体内表面氧化的作用,使得清洗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口沿;3、杯体的内表面;4、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防烫银茶杯,包括杯体1,杯体1的杯口处一体设置有口沿2,杯体1为银质材料,在杯体内表面3上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杯体内表面3包括杯体的内侧面和杯体的内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隔热层4为搪瓷,在实际制作中,搪瓷先涂覆于杯体内表面3上,然后通过烧结工艺,使得搪瓷与杯体连为一体。
另外,所述的口沿2的表面上也设置有一层搪瓷。
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4还可以内嵌于杯体的内表面3上,使得隔热层4为双层结构,隔热层4与杯体内表面3是紧密接触的,隔热层4优选为陶瓷或玻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烫银茶杯是针对现有银茶杯的缺陷改进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结构,现有银茶杯由于其自身材质的特性而在使用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不方便实际的使用,经过改进后,本实用新型的银茶杯是适合日常生活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鹏,未经赵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6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成型过滤硅胶水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易撕拉一次性茶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