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6455.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兵;谭太勇;蔡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姚炜炜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地机 缠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包括扫地机本体,扫地机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刷槽,刷槽内设置有滚刷,刷槽上固定有外框,滚刷两端均设有转轴,其中一端的转轴与扫地机本体的马达传动部连接,另一端的转轴上设有凸部,扫地机本体与外框的一端连接处设置有包覆部,且凸部与包覆部通过轴承连接。该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通过在外框和扫地机本体上设置包覆部将凸部进行包裹,从而实现了滚刷端部对毛发的防缠绕功能;并通过凸部的切断机构对滚刷上缠绕的毛发进行切断从而避免了毛发的缠绕,有效保障了滚刷3的正常工作,避免卡死,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扫地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带滚刷的智能扫地机存在一个通病就是滚刷轴两端会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缠绕毛发,较难清理,导致滚刷卡死,失去清洁效率。现有的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将滚刷设计成可拆卸的,使用一定时间之后,由人工手动把滚刷取下来,清理缠绕的毛发,这样做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缠绕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包括扫地机本体,扫地机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刷槽,刷槽内设置有滚刷,刷槽上固定有外框,滚刷两端均设有转轴,其中一端的转轴与扫地机本体的马达传动部连接,另一端的转轴上设有凸部,扫地机本体与外框的一端连接处设置有包覆部,且凸部与包覆部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凸部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且凸部开口的一端朝向包覆部,且凸部内部设置有对毛发裁断的切断机构。
优选的,切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凸部内部的压板,压板通过弹簧与凸部未开口一端的中心处连接,压板的边缘处固定有多个刀片,且多个所述刀片沿压板的圆周走向等间排列,且刀片的刃口朝向指向凸部的外侧边。
优选的,凸部未开口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刀片对应的通孔,且刀片可在通孔内滑动。
优选的,包覆部由固定在外框上的上半环和固定在扫地机本体上的下半环对合连接组成,且下半环的圆心处固定有顶块,且顶块可与压板抵触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框和扫地机本体上设置包覆部将凸部进行包裹,从而实现了滚刷端部对毛发的防缠绕功能;并通过凸部的切断机构对滚刷上缠绕的毛发进行切断从而避免了毛发的缠绕,有效保障了滚刷3的正常工作,避免卡死,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凸部和包覆部连接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凸部和包覆部分离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的凸部结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的压板结构左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扫地机的防缠绕滚刷结构的的包覆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6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胸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密胺餐具的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