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排管防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7873.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兵;张亮;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04B1/68 |
代理公司: | 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尤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防水套管 挡片 构造钢筋 迎水面 管孔 本实用新型 地下室外墙 混凝土封堵 缝隙密封 建筑防水技术 嵌套 穿墙套管 挡片边缘 防水工艺 防水构造 防水问题 紧贴固定 密封连接 预埋套管 后排管 块边缘 搭设 紧靠 贴合 外墙 渗水 防水 混凝土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排管防水构造。包括防水套管、止水挡片和构造钢筋;止水挡片为平板,嵌套在防水套管外并密封连接;构造钢筋紧靠止水挡片一侧,围绕防水套管外圈搭设;在外墙上开设管孔,防水套管插入并穿过管孔,止水挡片紧贴固定于地下室外墙的迎水面上,将管孔和防水套管之间的缝隙密封;以构造钢筋为骨架设置混凝土封堵块,混凝土封堵块边缘完全覆盖止水挡片边缘,并贴合在外墙迎水面上,将止水挡片和迎水面之间缝隙密封。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后设穿墙套管与混凝土间的防水问题,有效阻止渗水的路径,达到传统预埋套管的防水工艺,提高了防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排管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地下室穿外墙管为预埋定制防水套管,并与外墙同步浇筑混凝土进行防水处理,这样的处理防水效果能够保证。但是如果碰到建筑地下室外墙已经施工完成时,对可能遗漏或增加的穿地下室外墙的管线,需要在地下室混凝土外墙上新开洞,如果采用普通防水封堵做法,不能很好地达到防水效果易产生渗漏。
现有技术一般在地下室外墙开洞后,将金属直套管固定,分次将金属套管和混凝土间的缝隙处采用遇水膨胀固化聚氨酯灌浆堵漏技术进行封堵密实,再把安装管道与套管进行封堵密闭处理,最后做防水卷材进行防护。遇水膨胀固化聚氨酯灌浆堵漏技术是处理一般渗漏的经济、有效办法,主要解决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蜂窝、空洞等混凝土缺陷的一种方法,作为金属直套管与混凝土的缝隙封堵,贯穿的直缝对防水效果不利。本设计主要解决后置金属出墙套管与混凝土间的防水问题,将贯穿的直缝变为折缝,有效阻止渗水的路径,达到传统预埋套管的防水工艺,提高了防水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好、结构简单的地下室外墙后排管防水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下室外墙后排管防水构造,包括:防水套管1,固定设置于防水套管上的止水挡片2和固定设置于防水套管上的构造钢筋3;
所述止水挡片2为平板,嵌套在防水套管1外,且同防水套管1轴向垂直,止水挡片2和防水套管1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构造钢筋3位于止水挡片2一侧,紧靠止水挡片2,且构造钢筋3围绕防水套管1外圈搭设;构造钢筋3的外边缘到防水套管1的距离大于止水挡片2外边缘到防水套管1的距离;
具体结构为:在已完成的地下室外墙上开设管孔4,防水套管1插入并穿过管孔4,止水挡片2和构造钢筋3皆位于地下室外墙迎水面一侧(外墙外侧),止水挡片2紧贴固定于地下室外墙的迎水面(外墙的外侧面)上,将管孔4和防水套管1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防水套管1上,以构造钢筋3为骨架设置混凝土封堵块5,混凝土封堵块5边缘完全覆盖止水挡片2边缘,并贴合在地下室外墙迎水面上,将止水挡片2和迎水面之间缝隙密封;
所述地下室外墙迎水面、混凝土封堵块5表面和防水套管1表面形成连续的阶梯面,在该阶梯面上设置防护层,进一步密封防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层有多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附加防水层6、外防水层7和外保护层8;
所述附加防水层6有两部分,分别覆盖于混凝土封堵块5与迎水面之间缝隙位置,以及混凝土封堵块5与防水套管1之间缝隙位置;所述外防水层7覆盖于地下室外墙迎水面、混凝土封堵块5和防水套管1上;所述外保护层8覆盖于外防水层7上。
通过两个防水层,加强防水,彻底防止土壤中水渗入地下室外墙迎水面、混凝土封堵块5和防水套管1缝隙中,而外保护层8保护附加防水层6和外防水层7不被土壤中其他物质腐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附加防水层6和外防水层7为SBS改性防水卷材,通过热熔粘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保护层8为挤塑聚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7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排水管道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用贯穿物可大幅度位移的防火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