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态水压并联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8800.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安朋娜;郁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21234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俞鲁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016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储水罐 增压泵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 并联设置 单独支路 回水管路 增压管路 测试件 增压泵 测试 并联方式 测试系统 测试压力 静态水压 生产效率 循环冲洗 输出端 并联 零部件 残留 浮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态水压并联测试系统,包括:储水罐、增压泵、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与电磁阀四;储水罐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增压泵连接;增压泵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一;电磁阀一与电磁阀二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一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之间,电磁阀二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连接,形成单独支路;增压泵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三;电磁阀三与电磁阀四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二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之间,电磁阀四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连接,形成单独支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方式,可以同时测试多种零部件,提升生产效率。在测试前循环冲洗管路,避免管路中残留的气泡造成的测试压力浮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半导体焊接及组装零件管路的密封性检测领域,在检测管路中,充入一定量的水,通过保压状态,确定管路的密封性是否良好,并以此作为判断其合格与否的标志。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不同测试要求的零件。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领域,焊接零部件及组装零部件需要较高的密封性能,从而能满足整机装配后的真空度要求。然而,在半导体零部件领域,零件种类繁多,要求不同,导致每批次测试只能测试同一测试要求的零件,耗时长且效率低。因此,为提升生产效率,有必要开发一种并联测试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静态水压并联测试系统,通过电磁阀控制,使每一分支都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同时分别测量多种不用要求的零部件,工艺简单稳定、操作简便且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静态水压并联测试系统,包括:储水罐、增压泵、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与电磁阀四;储水罐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增压泵连接;增压泵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一;电磁阀一与电磁阀二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一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之间,电磁阀二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连接,形成单独支路;增压泵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三;电磁阀三与电磁阀四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二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之间,电磁阀四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连接,形成单独支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每一支路均有出口入口压力表,可以准确、直观的显示出管路压力的波动及变化,大大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方式,每一支路各自独立,可以同时测试多种不同压力要求的零部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是循环系统,在测试前循环冲洗管路,可以避免管路中残留的气泡造成的测试压力浮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静态水压并联测试系统,包括:储水罐1、增压泵2、电磁阀一3、电磁阀二4;储水罐1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增压泵2连接;增压泵2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一3;电磁阀一3与电磁阀二4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一8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一3和电磁阀二4之间,电磁阀二4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1连接,形成单独支路;增压泵2输出端接有电磁阀三5;电磁阀三5与电磁阀四6通过增压管路连接;将测试件二9与管路并联设置于电磁阀三5和电磁阀四6之间,电磁阀四6通过回水管路与储水罐1连接,形成单独支路。
单独支路与储水罐形成回路,可以在工件保压前进行排气处理,有效地避免由于管道中的气体造成的测试压力波动。
在测试工件进出口位置均装有数显压力表7。
单独支路上配有配套的过滤装置,实现了测试液体的重复利用性。
增压管路上设有开关阀门。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8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