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板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9206.2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华;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博混凝土模板与支撑(陕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50211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代春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爪 条形穿孔 本实用新型 镂空孔 柄部 夹持 卡具 锯齿状结构 错位设置 方向移动 模板卡具 施工效率 相对设置 楔紧块 搭设 内楔 优选 装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板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于形成对第三构件夹持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分别由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头部构成,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柄部错位设置,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柄部分别设有第一条形穿孔和第一条形穿孔;第一条形穿孔和第一条形穿孔形成有重叠镂空孔;通过在该重叠镂空孔内楔入楔紧块,使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优选,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夹持面上形成有锯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卡具,装拆效率显著提高。且结构简单、模板搭设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固定构件,特别涉及一种模板卡具。
背景技术
建筑物或构筑物通常需要在浇筑前通过模板构建一个敞口模盒,然后,在模盒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为便于模板再利用,模腔底模和侧模均由多个定尺寸的模板组合形成。传统钢模由于钢材比重大,为方便周转搬运,因此,尺寸相对较小,相邻模板之间通过螺栓或螺杆顶紧的卡具固定。随着新型塑料模板、铝模板或木模板材料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施工速度要求的提高,现有模板尺寸也越来越大,并能够满足搬运的方便性。对于尺寸相对较大模板而言,模板结构通常包括面板和背楞,相邻模板之间通过背楞之间的固定可以实现良好的固定,其固定连接方式大多采用螺栓连接固定的形式。但在连接固定前,需要卡具将相邻模板形成相对位置基本稳定的状态,虽然传统的卡具能够实现该辅助固定的功能,但其固定速度慢,效率低,进而影响施工效率。为此,需要进行继续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相邻模板辅助固定连接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模板卡具,该卡具采用楔块锁紧结构,实现快速锁止和解锁目的,进而提高模板搭建效率。其结构简单、搭建操作方便、搭建效率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并用于形成对第三构件夹持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分别由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头部构成,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柄部错位设置,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柄部分别设有第一条形穿孔和第二条形穿孔;第一条形穿孔和第二条形穿孔形成有重叠镂空孔;通过在该重叠镂空孔内楔入楔紧块,使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卡具的两个卡爪分别由在两个弯钩形构件的弯钩头部构成,两个弯钩构件的柄部呈可移动的错位设置,通过相对移动改变两个卡爪之间的距离,以形成对两卡爪之间第三构件的夹紧与松开。该相互移动依据楔子楔紧的工作原理实现。具体是通过楔子使两个弯钩部件柄部上长条孔的重叠区朝设定方向移动增大,继而使两卡爪相互靠拢。楔子楔紧时,敲击楔子大端,使楔子两相对的楔紧工作面分别挤压两个弯钩构件,使二者的弯钩部相互靠拢,从而使两卡爪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进而达到对两卡爪之间的构件进行夹紧的目的。当两相邻模板的背楞作为被夹紧构件时,两模板能够通过该卡具形成临时或辅助固定,为穿设螺栓提供方便,进而提高模板搭设效率。拆卸时,敲击楔子小端,使楔子卸载即可,能够方便、快速的拆卸掉驱动构件和弯钩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爪和/或第二卡爪的夹持面上形成有锯齿状结构。以适应于木方背楞的模板之间的辅助或临时固定。
优选的,所述楔紧块的小端具有设定长度的等宽段;所述楔紧块的两个楔紧工作面位于等宽段与大端之间。由于木方背楞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两个卡爪在对背楞初步夹持后,两个条形槽的重叠区域较窄,因此,较窄的等宽段能够方便的插入槽钢两侧壁的较窄重叠区,实现两个卡爪的基本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弯钩构件和第二L形弯钩构件的断面均呈槽钢形,且其中一件包围在另一件外部;所述条形穿孔贯穿槽钢的两个侧壁。以槽钢形提高弯钩构件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加楔形锁紧的配合长度,提高锁紧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博混凝土模板与支撑(陕西)有限公司,未经泰博混凝土模板与支撑(陕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9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叠合板硬拼接缝处模板支撑体系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拉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