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9586.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9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军;臧海;张子良;赵宏运;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泛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G1/16;F22G5/00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加热管 过热蒸汽发生器 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发生器本体 体内液面 气化 加热 蒸汽 体内 低压过热蒸汽 待加热液体 低压环境 低压蒸汽 高温蒸汽 受热 液面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过热蒸汽发生器,涉及过热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热蒸汽发生器不能够在低压环境下产生高温蒸汽的技术问题。该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碳纤维加热管,发生器本体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和气化后的蒸汽;碳纤维加热管位于发生器本体内,且碳纤维加热管不全部位于发生器本体内液面下方和/或上方,以使碳纤维加热管能够对发生器本体内的液体和/或气化后的蒸汽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生器本体内液面以上和液面以下设置碳纤维加热管,使得液体受热产生的低压蒸汽能够在碳纤维加热管加热下进一步升温,从而形成低压过热蒸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蒸汽技术的发展,高温蒸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例如食品加工、木材,污泥,药品等的干燥、污染土壤治理、废旧印刷设备电路板处理等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高温蒸汽发生器主要是在高压环境下,利用热源对发生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汽化,从而得到温度高于100℃的蒸汽。虽然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加压能够产生高温蒸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高温蒸汽发生器仍然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发生器需要在加压环境中运行,不能够产生低压的高温蒸汽,故对发生器和/或高温蒸汽的输送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发生器和/或高温蒸汽输送设备的生产成本增加;
2、现有技术中产生的高温蒸汽,由于气压较高,导致部分设备无法直接使用;
3、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发生器包含有多个气缸,用于产生和/或调解输出蒸汽的温度,不仅增加了高温发生器的生产制作成本,还增加了高温发生器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热蒸汽发生器不能够在低压环境下产生高温蒸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和碳纤维加热管,发生器本体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和气化后的蒸汽;碳纤维加热管位于发生器本体内,且碳纤维加热管不全部位于发生器本体内液面下方和/或上方,以使碳纤维加热管能够对发生器本体内的液体和/或气化后的蒸汽进行加热。
作为进一步改进,发生器本体包括连接管和至少两层导向管,导向管水平方向设置,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和/或蒸汽;连接管用于连接相邻两层的导向管,以使相邻两层的导向管内的液体和/或蒸汽能够相互流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碳纤维加热管位于导向管内,且碳纤维加热管的外径小于导向管的内径,以使碳纤维加热管与导向管之间形成容纳带加热液体和/或蒸汽的间隙和/或腔室。
作为进一步改进,碳纤维加热管与导向管平行设置,以使导向管内的液体和/或蒸汽能够沿着碳纤维加热管的长度方向流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碳纤维加热管的一端与导向管固定连接,且碳纤维加热管的外壁与导向管内壁相互分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支撑密封件,支撑密封件嵌套在碳纤维加热管与导向管连接的一端,以使支撑密封件能够支撑碳纤维加热管与导向管的内壁分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锁紧盖合件,锁紧盖合件嵌套在碳纤维加热管和/或支撑密封件上,并且锁紧盖合件与导向管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碳纤维加热管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控制碳纤维加热管线路的工作状态。
作为进一步改进,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温度感测模块,温度感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以使控制器基于温度感测模块的感测信息控制碳纤维加热管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泛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廊坊泛华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9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