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及其气泡分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09728.2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豪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式泡沬泵 及其 气泡 分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式泡沬泵的气泡分隔结构,包括外壁和设于外壁内侧的上套管,外壁底部与上套管密封连接,外壁与上套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隔离腔,外壁上设有气孔。还公开了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包括容器、设于容器上端的外盖以及设于外盖内部的上述的气泡分隔结构,外盖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连接管,上套管套接在连接管外,上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为进气通道。泡沬泵的连接管外套接有气泡分隔结构,当气泡布满容器内部,气泡无法通过隔离腔的气孔到达进气通道,容器中的气体可以顺利地进入液气混合腔;由于隔离腔中储存有部分气体,挤压容器时,隔离腔中的气体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进气通道对液体进行吹气,形成泡沫,保证每次挤压都有泡沫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式泡沬泵的气泡分隔结构,还涉及一种挤压式泡沬泵。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挤压式泡沫泵,例如洗脸液、洗手液、沐浴液等清洁液所用的包装容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510093869.X的一种玻珠挤压式泡沫泵,挤压式泡沫泵包括容器和安装在容器上的泵体,当盛有溶液的容器受到外力的碰撞,例如摇晃或跌落,容器内的溶液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会占据容器内部的空间,包裹着容器内部的空气。此时若挤压容器,容器内的气泡会首先进入并堵塞进气通道,使容器中的气体无法通过进气通道进入液气混合腔,导致从进液管进入液气混合腔的液体无法被吹成泡沫。
而且,当容器外壁回弹吸入外部空气时,吸入的空气又会被容器内部的气泡重新包裹住,吸入的空气依然无法进入进气通道;所以挤压式泡沫泵周而复始地挤压出来的只是液体而不是细腻均匀的泡沫,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其使用气泡分隔结构,气泡分隔结构能够避免容器内产生的气泡进入液气混合腔的进气通道而造成堵塞,从而保障挤压式泡沬泵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挤压式泡沬泵的气泡分隔结构,包括外壁和设于外壁内侧的上套管,所述外壁的底部与上套管密封连接,所述外壁与上套管之间的空间形成隔离腔,所述外壁上设有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套管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导气方向为上下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套管的下端设有下套管,所述上套管与下套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套管内设有分液卡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液卡位的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上卡部和下卡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卡部为多根沿分液卡位的侧壁圆周设置的筋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卡部为漏斗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液卡位的侧壁上设有液槽,所述液槽的导液方向为上下方向。
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包括容器、设于容器上端的外盖以及设于外盖内部的上述的气泡分隔结构,所述外盖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上套管套接在连接管外,所述上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间隙为进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豪,未经张子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9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