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1275.7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瑾;张健;孙锟;吴弘;马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2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端 无外突点 结构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包括有: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第二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具有带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方案可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次品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用于治疗先心病,含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左心耳,或血管、其他封堵组织腔体等需要封堵治疗的病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封堵器的一端一般会带有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具有内螺纹,以与输送器相连接从而实现封堵器的输送。由于内螺纹加工难度较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次品率,这样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无效人工成本的提高。随着可降解封堵器的发展,由于制作带有螺纹连接件的可降解封堵器较难制作,所以可以采用本方案的方法制作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在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时,也可以用封堵器植入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的目的。封堵器还可以放在一些组织腔体中,以闭合组织腔体,截断内部物质的输送。
综上,现有技术中由于封堵器的连接件带有螺纹而难于制作和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由于封堵器的连接件带有螺纹而难于制作和增加制造成本的缺陷,提供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网状体,所述网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
第一收口线,所述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
第二收口线,所述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
较佳地,所述第一收口端和所述第二收口端均无外突点。
在本方案中,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均无外突点指的是:封堵器两收口端所在的封堵器的外表面是平整光滑的表面。采用上述设置,一方面,该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更加有利于内皮细胞的攀爬,这样会在封堵器表面快速地形成内皮化,缩短内皮化时间,也就是缩短术后恢复期;另一方面,该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极小。
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环状收口线作为连接部件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和输送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收口线以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输送线可以容易地被输送器的连接部件衔接,更可靠地实现输送。
较佳地,所述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的材质均为可植入材料,且选自下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钛合金、镍钛合金形状记忆材料;
(2)不可降解的生物惰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尼龙、涤纶树脂、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有机硅、聚丙烯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1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