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1723.3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文;陈玉莲;陈伟杰;杨健;李沛毅;邓佐杰;陈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蔡鹏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水果 采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其包括果子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果子通道外侧的采摘组件,所述的采摘组件包括设有手柄的连杆,设置在所述连杆内的支杆,设置在所述支杆一端的果剪,设置在所述支杆另一端的果剪把手;所述的果剪上还设置了转动轮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水果采摘器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且采用轻质材料,便于携带,通过接果漏斗与滑道的配合,使得水果产品能顺滑到接果框中,使得中心在把手端,能减轻采摘人员的用力负担,不仅提高采摘效率,还减少水果的损伤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水果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多,使得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产量也随之增加。在整个水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水果产品的采摘作业是水果生产链中最耗时、最费力的一个环节。采摘作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费用高,因此保证果实适时采收、及时采收并降低收获作业费用是农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由于采摘作业的复杂性,采摘自动化程度仍然很低,目前大部分农场都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来收集采摘水果产品,不仅费时,其采摘水果的效率也极低。另一方面,水果采摘时,水果采摘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保鲜储存,运输配送等后续工作。如果继续延续原始的手工采摘,不仅工作环境十分的艰苦,效率低下,而且水果采摘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更甚至时有采摘工作者在采摘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复杂不小心从树上或爬梯上摔下而受伤的事故发生。目前采摘果实,因人的身高限制难以采摘到一些树生果子,对一些树生的质软果子以及厚根果子更是难以进行采摘,使得难以进行批量采摘售卖。市面上也出现多种采摘器,但实际采摘过程中,常规采摘器难以采摘或勉强采摘但容易对果品产生破坏。因此研究一些实用便捷的采摘器对采摘作业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以解决所属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果采摘器,包括连杆4,所述的连杆4一端设置接果漏斗1,另一端设置接果框7,所述的接果漏斗1横截面积较小端相连接的滑道2,以及所述的连杆4上设置的手柄3,所述的便携式水果采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4内的支杆8,所述的支杆8一端设置了果剪6,另一端设置了果剪把手5,且所述的果剪6上还安装了转动轮66和控制装置67。
可选地,所述的果剪6设置在靠近所述的接果漏斗1端,且所述的果剪6包括了采摘头65,嵌插连接在所述采摘头65上的采摘爪61、所述的采摘爪61上设置能活动的圆柱销62;还包括伸缩支轴64、连接件68和嵌插连接在所述采摘头65上的钩刀63。
可选地,所述的采摘头65与所述钩刀63连接处设置了第二弹性组件。
可选地,所述的果剪把手5设置在靠近接果框7端,且所述的果剪把手5设置了与连杆4卡接的卡位槽53、固定装置54和第一弹性组件52。
可选地,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52为弹簧。
可选地,所述的连杆4和所述的支杆8为空心管,且所述的支杆8设置在连杆4内侧,所述的伸缩支轴64设置在支杆8内侧。
可选地,所述的转动轮66设置在采摘头65外侧并与控制装置67、固定装置54形成活动控制回路,实现对钩刀63的控制,且所述的控制装置穿过连杆4与固定装置54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采摘爪61为锋利侧相对的并具有突出端的两块金属材料,通过所述的突出端与连接件68一端连接连接件68另一端与所述的伸缩支轴64一端连接,所述的伸缩支轴64另一端与52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滑道为硬质PVC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1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