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1809.6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东;罗语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世东;罗语真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内部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包括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两侧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相连接并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电负载、所述红外加热膜层获取电负载后产生远红外辐射,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如此设置,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向壶体内部辐射远红外线,对壶体内部的物质直接进行加热,减少了热量的损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茶水壶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使其发射远红外的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水壶。
背景技术
茶水壶是一种用来泡茶或泡咖啡的器皿。现有技术中,多数的茶水壶不具有加热保温的功能,需要通过热水壶将水烧开之后倒入放好茶叶的茶水壶内进行冲泡,冲泡的茶水或者咖啡口感欠佳,且不能对茶水或者咖啡加热保温。而对于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茶水壶均是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通过电热丝等对茶水壶进行加热,例如,镍铬合金、钨丝等,造成茶水壶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电热丝等热传导加热方式的热量损失较大,热能效率比较低,导致茶水壶的能耗较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茶水壶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导致茶水壶的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水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茶水壶采用热传导的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导致茶水壶的结构复杂,加热效率低,能耗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水壶,包括壶体以及用于对所述壶体内部加热的红外辐射加热结构,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包括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两侧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相连接并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电负载、所述红外加热膜层获取电负载后产生远红外辐射,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材质为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还包括托板,所述壶体的下端面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红外加热膜层以及各个所述电极均设置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上表面的所述电极贴合固定在所述托板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壶体的底部外侧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茶漏,所述茶漏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壶体内。
优选地,所述壶体的上端面设有外圈盖体和内圈盖体,所述外圈盖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内圈盖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所述外圈盖体的外边缘与所述壶体相连接,所述外圈盖体上设有供提拉杆穿入的通孔,所述茶漏设置在所述提拉杆的下端、以在所述提拉杆的带动下升降。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红外辐射加热结构的下方的反射底座,所述反射底座与所述壶体的底部外侧壁相连接,所述反射底座的上表面为曲面,且所述曲面向远离所述壶体的方向凸起。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调节所述电极为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提供的电负载。
优选地,所述壶体的材质为玻璃。
优选地,所述电极远离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的一面设有绝缘层。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头,所述USB接头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世东;罗语真,未经罗世东;罗语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1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金属掉落电池仓治具
- 下一篇:一种光纤准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