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4987.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薛乾坤;杜一鸣;唐朝;马焱;何荣杰;温约瀚;郑迪文;王仪浦;薛盼盼;陈倩;肖超怡;柳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乾坤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F13/00;E01F9/615;G08G1/09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3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车行道 上光 位置 辅助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交通光幕技术领域的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辅助立柱和控制机构,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有人行道,左立柱内部底端设有电机,电机动力轴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位螺纹套,两组移位螺纹套右侧端均贯穿左立柱固定连接于光幕发射器,右立柱与光幕发射器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板,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可对光幕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坡度的道路,使驾驶员尽早发现光幕,提前减速,提高安全性,进一步的,在人行道50m处设有摄像头,可检测车辆是否为特殊车辆作业,当发现为特殊车辆时,关闭光幕,使车辆通行,以免耽误车辆作业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光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道路交通管理愈加复杂,而行人的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经常会发生行人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现象,这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每年由于行人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造成很多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及其它公共设施财产损失达到上千亿元。
目前,申请号为CN20172155369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警示行人穿越斑马线的光幕道闸,它包括左、右立柱,在其中一个或两个立柱上设有语音播报器和红、绿指示灯;左、右立柱的内侧各装有红外感应装置和并排布置的激光发射器;左、右立柱中均设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由压力泵和雾化管路及与每个激光发射器配套使用的喷嘴组成;红外感应装置通讯连接工控模块,工控模块通讯连接交管系统,并对语音播报器和红、绿指示灯及激光发射器、喷雾装置的工作动态进行实时控制。
虽然该装置有利于提高驾驶员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但是在特殊车辆紧急作业时,该装置并不能及时的对光幕进行关闭,从而会延缓特殊车辆的行驶速度,耽误作业时机,更进一步的,该装置在坡度不同的道路中不能调整光幕的高度,不能使驾驶员尽早的发现光幕,从而导致制动距离较少,安全隐患较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特殊车辆紧急作业时,该装置并不能及时的对光幕进行关闭,从而会延缓特殊车辆的行驶速度,耽误作业时机,更进一步的,该装置在坡度不同的道路中不能调整光幕的高度,不能使驾驶员尽早的发现光幕,从而导致制动距离较少,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车行道上光幕用位置辅助调整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辅助立柱和控制机构,所述左立柱、右立柱和辅助立柱下端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预埋件,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有人行道,所述左立柱内部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轴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左立柱内部顶端,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移位螺纹套,两组所述移位螺纹套右侧端均贯穿左立柱固定连接于光幕发射器,所述左立柱右侧端开设有与移位螺纹套相同宽度的滑槽,所述右立柱与光幕发射器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板,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中央处理器、交通信号系统和分析模块,所述交通信号系统和分析模块均通过电路电性连接于中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上端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辅助立柱安装于离人行道前50m远处,所述辅助立柱上端安装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输出端口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分析模块接口端。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光幕发射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分析模块均埋设于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乾坤,未经薛乾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4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微片填充的胶囊剂填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污染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