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6288.3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舟;吴月飞;张金立;胡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诺言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14 | 分类号: | D06B1/14;D06B23/20;D02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弹机 纱线 上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包括压辊、上油辊、储油槽,在上油辊设置一个环形凹槽,在上油辊的两侧设置有压辊,压辊的轴向与上油辊的轴向一致,加弹机上的纱线从压辊与上油辊的环形凹槽之间穿过,储油槽内盛有油剂,上油辊的最下端位于油剂液面以下;还包括鼓风机和出风嘴,出风嘴对准环形凹槽,出风嘴吹出的空气作用在环形凹槽上的方向与上油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与纱线输送方向为基准,出风嘴位于纱线跟环形凹槽接触点的后方。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对纱线上油过程中的接触面积,以提升上油的均匀性,而且上油量可有效控制,减少油剂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纱线的上油过程一般都是采用一个上油辊,上油辊表面光滑,并转动过程中从油剂中经过,使得上油辊表面有一层油剂,然后纱线从上油辊的表面经过,与上油辊之间接触,从而将油剂涂抹在纱线上。但是由于上油辊与纱线之间基本处于线和平面之间的接触,两者之间的接触范围较小,对油剂的涂抹不均,而且会造成油剂的浪费,另外对于上油量的可控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能提升上油均匀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包括压辊、上油辊、储油槽,所述的上油辊设置在储油槽内,且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上油辊转动,在上油辊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弧形结构,在上油辊的两侧设置有压辊,压辊的轴向与上油辊的轴向一致,加弹机上的纱线从压辊与上油辊的环形凹槽之间穿过,且压辊的下表面的水平位置低于上油辊的环形凹槽最高位置,储油槽内盛有油剂,上油辊的最下端位于油剂液面以下;还包括鼓风机和出风嘴,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出风嘴连接,所述的出风嘴通过设置在储油槽上的连接架固定,且出风嘴对准环形凹槽,出风嘴吹出的空气作用在环形凹槽上的方向与上油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与纱线输送方向为基准,出风嘴位于纱线跟环形凹槽接触点的后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油辊上设置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弧形,环形凹槽的直径略大于纱线的直径,在上油过程中,纱线从环形凹槽内经过,纱线与环形凹槽的接触面积比纱线与平面上油辊的接触面积大,从而能提升对纱线的上油均匀性。而由于环形凹槽的半径也相对较小,其从油剂内经过后,会使得环形凹槽内布满油剂,所以设计鼓风机及出风嘴对准环形凹槽,并限制其出风位置和出风方向,对环形凹槽内的油剂的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确保上油的均匀性,而且减少油剂的浪费。
在风管上设置有一个风压平衡腔,在风压平衡腔上设置稳压阀。该结构的设计,能对鼓风机输出的风进行缓冲,从而确保从出风嘴输出的风压的稳定性,使得环形凹槽内的油剂量基本保持稳定,在纱线上的上油更加均匀。
在风管与出风嘴连接处设置有风压调节阀,用于调节出风嘴的出风风压。该结构的设计,可根据不同产品对上油量的不同需求,通过调节出风风压的大小以实现环形凹槽内的油剂量的改变,最终实现纱线上油量的改变。
在风压平衡腔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稳压阀连接,控制器用于调节风压平衡腔内部的压力。该结构的设计,能有效控制风压平衡腔内的风压,避免风压平衡腔内风压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出风嘴处的风压,从而使得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加弹机的纱线上油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增加对纱线上油过程中的接触面积,以提升上油的均匀性,而且上油量可有效控制,减少油剂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油辊与纱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诺言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诺言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6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带清扫机构及具有该清扫机构的矿渣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磨机检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