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识别的抽油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6649.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32102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荔 |
地址: |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抽油杆本体 安装槽 容纳腔 堵头 油田开采 内螺纹连接 标识使用 抽油杆 信息化 向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油田开采领域内的易于识别的抽油杆,包括抽油杆本体,抽油杆本体的一端开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螺纹连接有堵头,堵头向内一侧的端部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RFID标识;本实用新型标识使用寿命长,信息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
背景技术
油田在油水井中使用的抽油杆来自不同的生产年月,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材质,用在不同区块的油水井中,使用年限、寿命各不相同。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油田近年推行全井筒抽油杆回收更换工作,大量回收的抽油杆存在不同材质、不同级别、不同使用年限混装、混放、混用的情况。因抽油杆使用年限、疲劳程度和质量各不相同,一旦油水井中混入使用年限长、疲劳程度高、质量差的抽油杆极易出现抽油杆断脱或破漏。
由于缺乏必要的标识、识别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区分抽油杆的新旧,许多井常常因为个别超期服役的旧抽油杆造成作业,给油水井生产中的工程技术、使用和现场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据华北油田统计,由于无法区分新旧抽油杆而造成的抽油杆断脱事故约占总的断脱事故的40%左右。
传统的标识管理常用如打钢号、打字码和涂颜色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容易出现磨损、油渍、积蜡等问题,造成标识寿命短,无法有效识别,不能实现对抽油杆的有效识别和管理的结果,且传统方法信息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现有技术中信息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提供易于识别的抽油杆及其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可适应油田的恶劣环境,使用寿命长,信息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抽油杆本体,所述抽油杆本体的一端开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螺纹连接有堵头,所述堵头向内一侧的端部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RFID标识。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RFID标识放到安装槽内,再将带有RFID标识的堵头拧入抽油杆本体的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RFID标识被固定在抽油杆本体和堵头之间,RFID标识处于密封环境,不承受压力,不受到油水浸泡,不存在腐蚀问题,使用寿命长;RFID标识信息化程度高,射频信号自动识别抽油杆信息并获得相关数据,然后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实现对抽油杆状态的跟踪管理;可应用于油田开采的抽油杆信息化管理工作中。
为了方便将堵头拧入抽油杆接箍内,所述堵头向内一侧的端部开有用于将堵头旋入容纳腔内的连接槽。
为了提高堵头的密封效果,所述堵头包括大径段与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上设有外螺纹,大径段经外螺纹与抽油杆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小径段上设有密封圈,密封槽内连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油杆本体的外周开有退刀槽,退刀槽内设有识别标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油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油杆本体,101容纳腔,2堵头,201安装槽,202密封槽,203大径段,204小径段,205连接槽,3 RFID标识,4密封圈,5退刀槽,6识别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6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防脱耐磨扶正抽油杆
- 下一篇:一种防套管下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