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燃料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051.7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华;袁旭光;荣凤翔;杨磊;冉启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9/04 | 分类号: | F02B69/04;F02M21/02;F02M13/06;F02M7/12;F02D19/06;F02D41/00;F02P5/15 |
代理公司: | 50214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电磁阀 天然气 化油器 液化气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灵活选择 燃油供油 进气管 石油气 汽油 化油器电磁阀 响应用户指令 燃料 二级减压阀 控制电磁阀 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接口 液化气接口 一级减压阀 出口孔径 电磁阀电 电磁阀通 多通管件 流量控制 断电 供气 燃气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灵活选择石油气,天然气,汽油三种燃料的三燃料发动机,包括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第一电磁阀,多通管件,化油器,控制模块,天然气接口,液化气接口;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连接并响应用户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时使用燃油时化油器进气管关闭切断,化油器实现燃油供油;当使用燃气时,化油器电磁阀断电停止燃油供油,由进气管来供气;当用户选择天然气或液化气时,天然气和液化气从第一电磁阀不同的出口留出,通过控制电磁阀不同出口孔径的大小来实现对天然气或液化气的的流量控制,用户可以在石油气,天然气,汽油三燃料之间灵活选择,提高了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三燃料发动机。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通用动力发动机主要用于发电机组、水泵、清洗机和船用动力等。发动机使用的燃料目前有汽油、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NG)。发动机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时的经济性较好,但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可携带性和灵活性较差,没有汽油那么方便。目前市场上的通用动力发动机的汽油和气无法兼容,即:若使用汽油的话,该机器就不能烧燃气;若烧燃气就无法使用汽油,用户不能在石油气,天然气,汽油三种燃料之间进行灵活选择,经济性和灵活性无法兼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灵活选择石油气,天然气,汽油三种燃料的三燃料发动机,包括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第一电磁阀,多通管件,化油器,控制模块,天然气接口,液化气接口;
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第一电磁阀第二接口,第一电磁阀第三接口,第一电磁阀第一通道,第一电磁阀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通道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通道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第三接口;
第一电磁阀第三接口孔径小于第一电磁阀第二接口孔径;
所述化油器上设有进油管和进气管,所述化油器上设有用于控制燃油通断的第二电磁阀;
液化气接口依次通过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与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连接;
天然气接口通过二级减压阀与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连接;
第一电磁阀第二接口和第一电磁阀第三接口分别与多通管件进气口连接;
多通管件出气口与化油器进气管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连接并响应用户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断。
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一三通管件,所述第一三通管件包括第一三通管件第一接口、第一三通管件第二接口、第一三通管件第三接口;
一级减压阀一端与液化气接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件第一接口连接;
天然气接口与第一三通管件第二接口连接;
二级减压阀一端与第一三通管件第三接口连接,二级减压阀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第一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二三通管件,所述第二三通管件包括第二三通管件第一接口、第二三通管件第二接口、第二三通管件第三接口;
第一电磁阀第二接口与第二三通管件第一接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三接口与第二三通管件第二接口连接;
第二三通管件第三接口与多通管件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化油器设置有多组进气口,每组进气口设置有一个主进气管和一个副进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