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移动点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338.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0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彬;张伍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240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摔 装置底座 装置架体 移动点 本实用新型 中心位置处 拐角位置 调节柱 支脚 使用寿命 收放机构 装置使用 万向轮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移动点餐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架体、E型防摔杆、防摔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装置底座的上方设有装置架体,所述装置底座顶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两端皆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装置架体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E型防摔杆,且E型防摔杆的两侧皆设有防摔机构,所述装置架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机构,装置底座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L型托板,且L型托板底端的一侧焊接有调节支脚,所述调节支脚一侧的L型托板底部固定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不仅延长了移动点餐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移动点餐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缩短了移动点餐装置的调节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移动点餐装置。
背景技术
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餐饮业每年都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长,整个餐饮市场发展态势良好,通常在餐饮业点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移动点餐装置。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移动点餐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移动点餐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未设置收放防护功能,从而严重的缩短了移动点餐装置的使用寿命;
2、传统的此类移动点餐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未设置防摔功能,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移动点餐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传统的此类移动点餐装置在调节高度角度时一般较为繁琐,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移动点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移动点餐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时不够安全性,高度角度调节时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移动点餐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架体、E型防摔杆、防摔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装置底座的上方设有装置架体,且装置架体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调节套,所述装置底座顶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调节柱,且调节柱的顶端贯穿调节套,所述调节柱的两端皆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装置架体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E型防摔杆,且E型防摔杆的两侧皆设有防摔机构,所述装置架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放机构。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L型托板,且L型托板底端的一侧焊接有调节支脚,所述调节支脚一侧的L型托板底部固定有万向轮,且万向轮最低点的高度大于调节支脚最低点的最大高度,并且万向轮最低点的高度小于调节支脚最低点的最小高度。
优选的,所述收放机构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收放沉腔、伸缩杆、点餐器以及防护盖板,所述装置架体的顶端设有收放沉腔,且收放沉腔内部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方的收放沉腔内部设有点餐器,且点餐器的底端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点餐器上方的收放沉腔侧壁上铰接有防护盖板,且防护盖板顶端所在的平面与装置架体顶端所在的平面共面,并且防护盖板的长度与宽度皆大于点餐器的长度与宽度。
优选的,所述防摔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滑槽、防摔挡杆以及下滑槽,所述E型防摔杆底部的中心位置处皆设有上滑槽,E型防摔杆下方的装置架体表面设有下滑槽,且相邻下滑槽与上滑槽之间设有防摔挡杆,并且相邻下滑槽与上滑槽之间的间距大于防摔挡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按压沉槽、支撑扣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调节柱外侧壁的两端设有三组按压沉槽,且相邻按压沉槽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按压沉槽的内部铰接有支撑扣板,支撑扣板顶部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远离支撑扣板的一端与按压沉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沉槽与复位弹簧的最大长度之和大于调节套的外径到调节柱外径的垂直距离,且按压沉槽与复位弹簧的最小长度之和小于按压沉槽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数据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目视觉系统智能标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