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1703.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栋;张强根;李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跃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32299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锦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关断 电池组 主控单元 导通 过充保护电路 控制保护模块 串联电池组 电源电路 过充保护 外部电源 过充 充电器 电池充电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 过放保护电路 主控单元控制 充电器连接 高电平信号 电压电位 负载电路 供电电路 器件驱动 正负回路 电源 检测 | ||
1.一种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串联形成的电池组、及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电源电路,不同电池单元或不同数量电池单元连接形成分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连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的连接端并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与所述电池组连接并提供器件驱动电源的器件供电电路、接入器件驱动电源的主控单元、与所述电池单元或分组电池组或电池组连接并检测电池单元或分组电池组或电池组电压且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单元进行比较判断的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主控单元及电池组连接的过充保护电路、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过放保护电路、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连接的负载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电池单元或分组电池组或电池组的电池检测单元、与电池单元或分组电池组或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并接入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由电池检测单元控制检测电压的电池电压采样电阻、及与相应的电池电压采样电阻连接的采样滤波电容、与所述电池检测单元连接并接入所述主控单元的开关管Q10,所述开关管Q10与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的输出驱动端连接,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的公共接地端接地,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的连接端并接入所述主控单元且于工作状态导通的开关管Q4、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并受控过充状态关断而工作状态导通的开关管Q7、与所述开关管Q7连接并因开关管Q7关断引起关断且工作状态导通的开关管Q5,外部电源或充电器的连接端通过开关管Q5接入电池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5的1脚与所述开关管Q7连接、其2脚连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连接端、3脚通过单向开关管D5接入所述电池组;外部电源或充电器的连接端通过开关管Q5、单向开关管D5单向导通接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开关管Q5为MOS管Q5,所述MOS管Q5的2脚为MOS管Q5的源极、其接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的连接端,所述MOS管Q5的1脚为MOS管Q5的栅极,所述MOS管Q5的3脚为MOS管Q5的漏极,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栅极之间连接偏置电阻R28,所述开关管Q7为三极管Q7,所述MOS管Q5栅极接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接入所述主控单元并受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开关管Q4为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接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连接端的正极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入所述主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7、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单向导通开关管D5为二极管D5,所述MOS管Q5为P沟道增强型MOS管,所述MOS管Q5的漏极通过二极管D5接入电池组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正极接入所述MOS管Q5的漏极、其负极接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25接入所述主控单元,器件驱动电源通过电阻R13接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基极通过下拉电阻R27接地、基极分支支路通过电阻R26连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连接端的正极端、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接入所述主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放保护电路包括:接入负载电路并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受主控单元控制于工作状态导通而过放状态关断的开关管QM1,所述负载电路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管QM1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M1的再一端接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开关管QM1一端接入所述主控单元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M1为MOS管QM1,所述开关管QM1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所述MOS管QM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接入偏置电阻R36、其源极与漏极之间接入电容C18,所述MOS管QM1的栅极通过电阻R35接入所述主控单元的以通过脉宽调节控制调节输出电压或功率的PWM控制端,所述MOS管QM1的源极通过限流电阻RS1接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电池组负极接入外部电源或充电器负极连接端并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跃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跃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17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负载电路驱动保护控制模块
- 下一篇:带均衡保护的串联电池组电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