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干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2104.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瑶;徐兆春;杨扬;王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C23G1/08 |
代理公司: | 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辊 上辊辊身 辊身 上挤干辊 下挤干辊 挤干辊 轴心处 带钢 轴孔 本实用新型 带钢表面 带钢酸洗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凹凸辊 贯穿 翘曲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干辊,属于带钢酸洗领域。该挤干辊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上挤干辊包括上辊辊身和上辊主轴,下挤干辊包括下辊辊身和下辊主轴,上辊辊身的轴心处设有一个贯穿上辊辊身的轴孔,下辊辊身的轴心处设有一个贯穿下辊辊身的轴孔,上辊辊身的直径从其两端到中间逐渐减小,下辊辊身的直径从其两端至中间逐渐增大,通过将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设置为凹凸辊配合的方式,从而使带钢经过挤干辊时能形成一个中间高、两端低的C型翘曲,方便对于带钢表面的残留物的清理,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酸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挤干辊和带钢酸洗工艺。
背景技术
热轧厂生产的热轧带钢板卷,是轧制和卷取的,带钢表面在相应的条件下生成的氧化铁皮,能够很牢固地覆盖在带钢的表面上,并掩盖着带钢表面的缺陷。
从轧钢的角度来讲,若将这些带氧化铁皮的带钢直接送到冷轧机去轧制将会带来许多问题:一是在大量下压的条件下进行轧制,会将氧化铁皮压入带钢的基体,影响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及加工性能,甚至造成废品;二是氧化铁皮破碎后进入冷却润滑轧辊的乳化液系统会损坏循环设备,缩短乳化液的使用寿命;三是会损坏表面光洁度和加工精度都很高并且价格昂贵的冷轧辊。因此,带钢在冷轧之前,必须清除其表面氧化铁皮,以保证所生产的冷轧带钢的表面质量。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带钢酸洗工艺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
带钢酸洗工艺包括酸洗、漂洗、挤干、烘干等多道工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生产出的带钢上表面经常出现黑点、黑斑等缺陷,分析后得出产生缺陷的原因如下:现有的带钢酸洗工艺中,挤干辊基本上使用的是平辊,带钢在上下挤干辊之间流通时,由于带钢自身的重量,使得带钢会与下辊中部发生摩擦并对下辊中部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从而令下辊中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带钢经过挤干辊被挤压时会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C型上翘,不利于带钢上表面残酸和氧化铁粉的流淌,从而导致残留物残留在带钢上对带钢造成损伤并出现上述缺陷,且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447375.8,公开日为:2015年4月13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耐磨性挤干辊,其有效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海帕龙橡胶100份;白炭黑25-35份;钛白粉10-15份;氧化镁4-6份;促进剂3-5份;硫化剂2-3份;石英粉3-7份。该发明所述的超耐磨性挤干辊具有较高的耐磨损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适应于粗糙度大的带钢表面和张力大的生产环境,不易在辊面和带钢表面的摩擦过程中产生大量橡胶残屑,从而防止带钢表面出现异物压入的缺陷,提高带钢产品的质量。但是,尽管该发明的挤干辊因为材料的改进而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其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下挤干辊中部凹陷的问题,且只要产生细微的凹陷时就很容易发生上述带钢表面缺陷的问题,该挤干辊保持最优工作的时间较短。另外,该挤干辊的材料为无法通过购买得到的特殊设计的材料,从而令挤干辊产生了更多的制造成本。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749162.6,公开日为:2014年8月27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冷轧酸洗挤干辊装置,包括柱状辊体和包覆在辊体外层的辊套,所述辊套的长度≥辊体的长度,所述辊套的外表面两端呈凹面弧形。该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表面为向内弯曲的凹面弧形结构,其中间部位与带钢的中部紧密贴合,两端能与两端带有减薄区的带钢接触,有效清除带钢表面的残留,并具有良好的挤干效果,清除效果好,有效降低带钢表面残留,尤其是避免了带钢边部的表面残留,减少了带钢边部黄锈等缺陷的产生,提高带钢酸洗质量。但是,该装置主要是针对于带钢边部的残留物的去除,长时间工作下带钢同样会对下挤干辊的中部造成磨损并使下挤干辊的中部形成凹陷,使带钢经过挤干辊后产生中间低两端高的C 型上翘,所以该装置并不能解决上述提高的带钢表面残留物难以去除的问题。
另外,上述两种装置中也没有对带钢酸洗工艺中的喷淋管和吹气管做具体的描述,而现有技术中的喷淋管和吹气管一般采用直管的形式,对带钢表面的酸液等残留物的清理效果并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2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极耳自动排汽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腐隔热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