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2897.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5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崇智;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3/00 |
代理公司: | 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大美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平台 活动平台 车座 支撑升降装置 自动升降系统 固定平台 移动式 自动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 升降机技术 底部连接 高度位置 倾覆力矩 支撑 焊接 平衡 保证 | ||
1.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自动升降系统(1);所述的移动式自动升降系统(1)包括支撑车座(101)、支撑升降装置(102)和支撑平台(103);所述的支撑升降装置(102)的底部连接在支撑车座(101)上,顶部连接在支撑平台(103)的底部;所述的支撑平台(103)包括固定平台(1031)和活动平台(1035);所述的固定平台(1031)和活动平台(1035)之间能够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平台(1035)位于固定平台(1031)的上方;所述的固定平台(1031)的两侧均竖直向上设有第一轨道(10311);所述的活动平台(1035)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轨道(10311)配合的第二转轮(10352);所述的第二转轮(10352)靠近活动平台(1035)前端布设;所述的活动平台(1035)通过第二转轮(10352)沿着第一轨道(10311)的长度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轨道(10311)相对活动平台(1035)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轮(10312);所述的活动平台(1035)的侧面设有用于第一转轮(10312)滚动的第二轨道(10351);所述的第一转轮(10312)靠近固定平台(1031)后端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升降装置(102)为剪叉式升降装置,支撑升降装置(102)包括内剪叉(1021)、外剪叉(1022)和液压缸(1023);所述的液压缸(1023)用于提供支撑升降装置(102)动力;所述的内剪叉(1021)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内剪叉(1021)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的外剪叉(1022)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外剪叉(1022)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的固定平台(1031)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和第二滑动座;所述的第二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固定平台(1031)底部且能够沿着固定平台(1031)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二滑动座靠近固定平台(1031)前端布设;所述的第二固定座位于固定平台(1031)底部与其后端拐角处;位于最顶部的内剪叉(1021)的顶端通过第二固定座铰接在固定平台(1031)底部且位于最顶部的外剪叉(1022)的顶端通过第二滑动座铰接在固定平台(1031)底部或位于最顶部的内剪叉(1021)的顶端通过第二滑动座铰接在固定平台(1031)底部且位于最顶部的外剪叉(1022)的顶端通过第二固定座铰接在固定平台(1031)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车座(10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012)和第一滑动座(1013);所述的第一滑动座(1013)滑动连接在支撑车座(101)的顶部且能够沿着支撑车座(101)的长度方向运动;位于最底部的内剪叉(1021)的底端铰接在第一固定座(1012)上且位于最底部的外剪叉(1022)的底端铰接在第一滑动座(1013)上或位于最底部的内剪叉(1021)的底端铰接在第一滑动座(1013)上且位于最底部的外剪叉(1022)的底端铰接在第一固定座(10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平台(1031)的两侧分别竖直向上铰接有第一右护栏(1032)和第一左护栏(1033),前端竖直向上铰接有前护栏(1034);所述的活动平台(1035)的两侧分别竖直向上铰接有第二左护栏(1036)和第二右护栏(1037),后端竖直向上铰接有后护栏(1038);所述的第二左护栏(1036)和后护栏(1038)拐角处安装有操作手柄架(1039);所述的支撑车座(101)前端设置有爬梯(10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轨道(10311)顶部安装有均匀布设的脚刹固定点(10313);所述的第二轨道(10351)的顶部安装有脚刹踏板(10353);所述的脚刹踏板(10353)的中部铰接在第二轨道(10351)上且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止动部和踏板;所述的踏板上翘驱使止动部下移进而使得设置在止动部底部的止动柱与脚刹固定点(10313)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28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用电控恒压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