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4252.X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解磊;王雨蒙;邓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综合 通风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包括底座和碑体,底座的中间部分开设从底座顶面延伸至底座底面的第一通风通道,第一通风通道能够与地下综合管廊连通;碑体开设第二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的出口设于碑体的第一侧面,第二通风通道的入口与第一通风通道连通;碑体的第二侧面倾斜于底座的底面,碑体的第二侧面能够用于展示内容。本实用新型能够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同时避免雨水倒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主要布置在地下,为了使管廊内部有良好的运营环境,设置与管廊外部连同的风口,称之为综合管廊通风口(通风口分为送风口和排风口)。通风口是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等地下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风是为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造成安全、卫生的条件而进行换气的技术。地下构筑物采用通风口可以向地下构筑物送入新鲜空气,同时排出被污染的空气。
发明人认为,目前大多数通风口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外观效果差,极大影响城市景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大多数通风口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外观效果差,极大影响城市景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口,包括底座和碑体,底座的中间部分开设从底座顶面延伸至底座底面的第一通风通道,第一通风通道能够与地下综合管廊连通;碑体开设第二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的出口设于碑体的第一侧面,第二通风通道的入口与第一通风通道连通;
碑体的第二侧面倾斜于底座的底面,碑体的第二侧面能够用于展示内容。
进一步,所述碑体的第二侧面与底座顶面的倾角小于90°且大于等于30°。
进一步,所述碑体的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高度大于等于500mm。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风通道的出口安装百叶窗。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风通道的出口包括多个,多个第二通风通道的出口均安装百叶窗。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风通道包括多个,多个第二通风通道均与所述第一通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等于500mm。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周侧部分的底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风通道包括多个,多个第一通风通道均与第二通风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可概述如下:弱化通风口本身定义的外形,将通风口的设计融合到城市环境当中,为市民提供更友好自然的环境,为城市增加无形的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底座,将通风通道的出口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避免了雨水倒灌,同时使用了百叶窗,进一步降低雨水倒灌的概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碑体,巧妙的将通风通道隐藏在碑体和底座中,降低了通风通道的出口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通风通道与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碑体的第二侧面倾斜,以便于碑体的第二侧面用于展示文字、雕刻等信息,并且第二侧面的倾斜角度维持在便于人观看的角度,能够针对性的传达宣传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4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增绿机的自动化碾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铝单板切割后用的毛边打磨装置